推广 热搜: 校长  quot;/  quot;  lt;met  作者,    时期  叶县  APP  重点 

援鄂护士张静静事迹材料900字左右

   日期:2023-10-25 10:01:46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4    评论:0    

援鄂护士张静静事迹材料900字左右

3月21日,张静静和同事终于踏上归途。此时,黄冈新冠疫情患者清零,这名白衣战士真正凯旋了。此时,张静静发现,再像当初来时一样悄悄地返回已经不可能了。这座城市和这里的人已成为她生命中无法割舍的一部分。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援鄂护士张静静事迹,方便大家阅读与鉴赏!

援鄂护士张静静事迹篇一

山东省第一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员、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张静静,6日不幸逝世。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今日表示,“我相信,人民会感激和怀念张静静护士,会永远感激和铭记医务工作者所作出的贡献。”

3月21日张静静跟随医疗队从黄冈返程时,手里拿着当地小朋友送给她的一幅画。今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新冠疫情患者医疗救治和抗击疫情中护理工作发挥的作用有关情况。

会上,米锋表示,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广大医务工作者义无反顾、逆行出征,作为战胜疫情的中坚力量,拯救了数万生命,赢得了人民爱戴,书写了光荣历史。“特别是4.2万援鄂医疗队员,与湖北当地医务人员一起并肩作战,从寒冬腊月坚守到春暖花开,基本阻断了以武汉为主战场的全国本土疫情传播,为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的重要成效作出了突出贡献,也践行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

米锋称,在70多个日日夜夜,广大医务工作者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留下了无数感人故事和动人瞬间,还有的同志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昨天,山东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员、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主管护师张静静永远离开了我们,让人心痛!她曾在援鄂日记中写到:‘本想像当初来时一样悄悄地返回,但我热爱的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感恩的心使我感动。’我相信,人民会感激和怀念张静静护士,会永远感激和铭记医务工作者所作出的贡献。”米锋如是表述。

援鄂护士张静静事迹篇二

“我愿做一名抗击新冠疫情的勇士”

1月25日农历大年初一,湖北疫情紧迫。自愿“请战书”上,留下了张静静和5位同事的红色手印和签名,一句句“请战”誓言令人动容:“在此危难和关键时刻,我们决定投入抗击疫情最前线。我们将全力以赴、众志成城、迎难而上、勇于担当,用高尚的医德、精湛过硬的技术,与千千万万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形成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

毅然奔赴一线的身后,是家人义无反顾的支持。当时正值张静静的丈夫在非洲塞拉利昂参加援非项目,得知妻子报名的消息后,他立刻给妻子写来家书鼓劲,同时表示他可以提前回国,让妻子安心工作,并再三叮嘱妻子保护好自己,平安归来。

“民族大义面前,舍小家、顾大家,你诠释着大爱无疆!远在大洋彼岸的我虽有万分的担心和不舍,但更多的是为自己拥有如此大爱的妻子而自豪!”

号令急响,脚步匆匆。1月26日深夜两点半,山东医疗队抵达武汉,随后被分配在黄冈市。因当地缺乏防护物资,张静静和同事只带了简单的换洗衣物,行李箱里被防护用品塞得满满当当。

到达第三天,考虑到长发更易出汗、藏匿病毒,而且不方便穿防护服,张静静索性把一头秀发剪成了寸头。“现阶段,在爱美的女孩们眼里,尽快扼制疫情比秀丽的长发更重要。作出这个决定,我不后悔。”她在手记中写道。

当时的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医疗条件十分简陋。“我们要接管的是一个临时医院,从2003年之后再也没有投入使用过,ICU也是临时的办公场所改建的,没有中心供氧,没有压缩机,14张床位,只有20名护士。”和张静静同批的同事郭丙秀在手记中这样描述。

一切从零开始。张静静和同事一道,从最初的一无所有到逐渐划分出规范的隔离区域、医患通道,制订规范的工作流程。

在一线奋战过程中,张静静萌生了入党的想法,并愈加坚定。她在入党申请书中回忆:“临出征前,父亲给我讲了很多共产党员的光荣事迹。父亲说,孩子,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前线一定要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要在危机时刻挺身而出,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为了医务工作者的荣誉,我愿做一名抗击新冠疫情战场上的勇士。”张静静语气坚定。

援鄂护士张静静事迹篇三

据山东大学齐鲁医院4月6日深夜官方微信消息,山东省第一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员、该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张静静,在按规定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满,即将返家休息时,突发心脏骤停,经全力救治无效,于6日18时58分逝世。

据官方此前通报,大年初一,作为山东首批支援湖北的医疗队成员,张静静奔赴黄冈支援当地抗击新冠疫情。3月21日,张静静随山东第一批医疗队员离开湖北返回济南,按规定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4天,期间三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于4月4日下午5时隔离期满,拟于5日上午返家休息。5日早上7时突发心脏骤停。

张静静抵达湖北战“疫”一线时,她的丈夫还在万里之外的非洲执行援助任务,两人当时只能依靠简短的信息,互报平安。在发给张静静的一条简讯中,丈夫叮嘱她:“我把你去一线的事情和领导说了,我担心时间长,不行我就提前回国。你在那里安心工作,确保保护好自己。”夫妻二人相隔万里,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

在黄冈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援助期间,为更方便地穿脱防护服、照料病人,张静静把长发剪成一寸多长。她说,来武汉前,自己就做好了剃“寸头”的准备,希望能更专注地投入战斗,尽快扼制疫情。

在救治患者的过程中,张静静发现,湖北黄冈方言和北方话差异很大,山东医疗队员和湖北当地患者在沟通时存在语言障碍。她担心因此耽误患者治疗,随后就想办法将惯用的一些医护沟通用语打印出来,制作成“护患沟通本”,在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肩负起缓解语言障碍,帮助护患沟通的重要作用。

张静静在1月31日的“战疫”手记中写道,“我帮助医疗队,初步制订了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护患沟通本(山东医疗队),里面有平时工作中和患者交流较多的简易回答,在语言不通时,拿出护患沟通本,患者看到文字,就能理解。我们计划随着工作的慢慢进展,再慢慢修订护患沟通本。”

“和年幼的孩子分离没哭,没能陪父母吃上团圆饭没哭,累到颈椎病复发没哭,脸上被口罩勒出压痕、压疮没哭……但当患者竖起大拇指的那一刻,看到患者治愈出院时,我没忍住自己的眼泪。”2月4日,当看到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首例新冠疫情患者治愈出院时,张静静写下如上手记。

“我可能一辈子也忘不了在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山东人对我们的帮助。我会一辈子记得,有个女孩叫张静静,记得您是如何把我们一步步从死亡的边缘拉回。千言万语道不尽感激。”有位患者在治愈出院时,拉起张静静的手说。

张静静在手记中写道,作为医护人员,最渴望看到的就是患者平安,最希望看到的莫过于患者痊愈出院,希望阴霾尽快消散,胜利早日来临。

“没有不可治愈的伤痛,没有不能结束的沉沦,所有失去的,会以另一种方式归来。”3月21日,张静静跟随山东省首批援助湖北黄冈医疗队返程,她在归来手记中写道,临行前,收到了很多煮熟的鸡蛋,这是黄冈当地的风俗,把鸡蛋送给最亲的人。“杏林门下,救死扶伤,责无旁贷。愿以吾辈之青春,守护这盛世繁华。”

援鄂护士张静静事迹篇四

1月26日凌晨两点半,张静静随山东医疗队抵达湖北,完成援鄂任务后于3月21日随队离鄂返回济南,按规定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4天。

张静静于4月4日下午5点隔离期满,集中隔离期间三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拟于5日上午返家休息。5日早上7点却在隔离酒店房间突发心跳骤停。

主动请战,逆行湖北“疫”线

3月21日下午,山东大学援湖北黄冈的14名医疗队队员凯旋归来。此次归来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的7名队员分别是第一、二批援湖北医疗队队员李昊、李颖霞、张静静、郭丙秀、马茜、孙长远、盛东芹;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的7名队员分别是第一、二批援湖北医疗队队员王永彬、张鲁、许丽、李玉珍、郝学喜、宋淳、李冬梅。

当新型冠状病毒突袭武汉,举国关切之下一批又一批医护人员奔赴战“疫”第一线。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和第二医院积极响应国家卫健委号召,协助当地医院共同抗击疫情。一张张请战书是山大医者无悔的誓言,他们选择在逆行中无悔付出。

而张静静,便是最早主动报名请战的医护人员之一。

3月21日,山东援助黄冈医疗队圆满完成救治任务,撤离黄冈。

离开黄冈时,医疗队受到当地百姓的热情相送。和战友在黄冈并肩战“疫”57天的张静静,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一篮子煮好的鸡蛋和一幅画。鸡蛋是群众送的,当地风俗,鸡蛋送给最亲的人。画是一位小朋友送的,小朋友说:“医生阿姨辛苦了,你是我学习的榜样 !”

张静静激动地说:“在黄冈这段时间,和黄冈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情,他们就像我的亲人,我会回来看他们的。”

“再短一些,给我剪个男孩的发型吧!”

“短一些,再短一些吧,给我剪个男孩发型吧!”1月28日,山东首批援助湖北医疗队抵达黄冈。为了方便穿脱防护,40多名女医护人员毅然决定剪去长发。而张静静却要求理发师,给自己的头发尽量剪短一点,“再短一点”。

当记者问她,剪掉留了这么久的长发,不可惜吗?张静静笑着对记者说,“来之前就想剪一个男孩子的发型。等疫情过去,头发还会长长。”

一封跨越半个地球的问候家书

张静静的丈夫,目前正在非洲援助。赴黄冈战“疫”期间,她收到了一封来自丈夫跨越半个地球的问候家书。

张静静的丈夫,当时正在非洲援助。这封家书,虽只有短短300字,但字字饱含对张静静的挂念与支持。“愿您安心工作,照顾好患者,照顾好自己。在消灭疫情的道路上,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早日平安归来!”

远方的你还好吗?

援鄂护士张静静事迹篇五

“患者竖起大拇指的那一刻,原谅我没忍住泪水”

历数在黄冈的日日夜夜,张静静倾尽所能为患者着想,始终不曾懈怠。

临床工作实战中,张静静发现因方言差异,山东医疗队和当地患者存在沟通障碍,她制作了护患沟通本,内含和患者交流较多的简易问答,语言不通时,医护人员拿出护患沟通本,患者一看便知。

有患者必须使用吸入装置“舒利迭”,但该装置发挥作用的前提是需要患者对吸入方法熟练掌握。以前在医院里,张静静都给患者演示,但现在身着厚厚的防护服,根本无法演示。张静静很快把使用吸入装置的视频二维码介绍到病房,供患者扫描、学习。

在病房里,张静静和同事负责的不仅有患者的治疗护理,还有饮食起居。除了药物治疗,病房一角还被设为“爱心加油站”,放着水果、牛奶、纸尿裤及生活用品,张静静和同事希望患者可以增加营养、提高免疫,早日康复。

疫情在慢慢好转。2月4日,张静静在一线坚守的第11天,好消息终于传来,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首例新冠疫情患者治愈出院。张静静在手记中记录下那一刻激动难忍的泪水:“和年幼的孩子分离,我没哭;没能陪父母吃上团圆饭,我没哭;战场上累到颈椎病复发,我没哭;条件艰苦,没桌子用手端着吃饭,我没哭;一早晨抽30个患者的血,我没哭;为卧床的患者翻身换纸尿裤,我没哭;一天下来,脸上被口罩勒出压痕、压疮,我没哭;从隔离病房出来,全身衣服湿透,往下滴水,我没哭……”

她接着写道:“但是当被患者集体点赞,当患者竖起大拇指的那一刻,原谅我没忍住,泪流满面;当看到患者治愈出院,与我们挥手告别,原谅我没忍住自己的眼泪。”

在张静静眼中,“我们最渴望的,就是患者的平安,我们最希望的,莫过于患者痊愈出院”。

身处疫情一线,每天神经紧绷,张静静以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感动着患者,同时也收获着来自患者的感动。

给一位50多岁的阿姨抽血时,由于血管不好找,张静静凑近看了又看,想尽量一次成功,避免增加阿姨的痛苦。突然,她听到阿姨说:“孩子,别离我太近,你们这么年轻,从山东老远到我们黄冈来,我不想把病传给你。”张静静感动之余,为阿姨举了不少患者病愈出院的例子,给了阿姨更多信心。

“凌晨4点,当看到你们还在,我心里无比踏实。你们是暗夜中的一束光,帮我们找到归岸的路。”一名住院时间最长的患者从刚入院时的恐惧到逐渐康复,他感激张静静给了自己重生的希望。

2月15日,张静静到黄冈的第22天,随着治愈患者日益增多,她紧绷的神经才稍稍放松,终于睡了到黄冈后最好的一觉。

这一天的手记中,她记下了一幅幅画面:患者出院时明媚的笑脸;患者发来的太多的感谢信息;退伍军人出院时敬的标准军礼——这些给了张静静更多信心。

“我可能一辈子也忘不了,在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有个女孩叫张静静。”不只一位患者这样说。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