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哈尔滨10月25日消息 近年来,军川农场有限公司深入贯彻落实北大荒集团“数字北大荒”建设总体要求,利用技术标准、机械装备优势,推动数字技术、信息技术赋能现代农业。
“黑色越冬”(央广网发 杨倩 摄)
农场有限公司早部署、早谋划、早行动,采取“割晒+拾禾+直收”的方式加快秋收进程,农业技术人员全程跟踪作业质量,并帮助解决职工群众在实际生产工程中遇到的问题,按照农时标准完成了53.65万亩水稻收获工作,平均亩产在1287公斤以上。同时,抢抓封冻前的有利时机,因地制宜、科学有序推进秋整地工作。
水稻收获(央广网发 杨倩 摄)
福源管理区技术员梁吉鹏介绍:“今年春天我们安装了智能灌溉系统,用手机就能对各地块进行水位观测和灌溉,节本增效,水肥管理措施到位,产量自然也就提高了。”
智能灌溉系统助力高标准农田建设(央广网发 杨倩 摄)
“这几年我家都是用配备了北斗导航系统的自动导航插秧机进行作业,在操作平板上提前设置出发位置、拐弯点等,精准控制行距和苗距。”种植户于成说。
环境信息及植保信息采集(央广网发 杨倩 摄)
在田间管理过程中,农业技术人员登录数字农场平台进行环境信息及植保信息采集,并通过无人机遥感监测获得农业遥感数据,结合人工智能病虫害远程诊断系统对虫情进行适时监测、诊断、处理,提高标准化管理水平和作物品质。
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陈美红介绍,接下来,将会深度挖掘智慧农业相关技术,应用数字农场平台,建设覆盖智能作物长势诊断、试验管理的一体化智慧方舱。同时,进一步加强粮全链条减损技术推广应用,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下一步,军川农场有限公司将继续提升数字化管理能力,拓展智慧农业应用场景,实施智慧种植场景应用试点项目,开发建设水稻育秧智能管理、大田长势监测、种植管理等系统,添“智”提“质”,以数字农业新业态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杨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