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2500万人医保退保背后:保费20年涨37倍 医保局披露原因和趋势

   日期:2023-10-26 13:00:12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3    评论:0    

原标题:2500万人医保退保背后:保费20年涨37倍 医保局披露原因和趋势

近日,有媒体引用华中师范大学副教授王超群的一篇关于医保调研文章引发热议。

文章提到,根据国家医保局最新数据,2022年底,全国基本医保参保人口高达13.45亿人,占总人数的95.34%,基本实现了医疗保险全民覆盖。然而,坏消息是,2022年的参保人数比2021少了1705万人。更糟糕的是,居民医保下降了2517万人。这其中有自然减少的原因,比如全国医保信息系统统一后部分重复参保居民被剔除,居民医保参保人因毕业、就业等参加职工医保等。但是,也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居民医保主动退保。

居民医保一年减少2500万人 为什么有这么多人主动退保?

据调研文章分析,居民为何退出居民医保?一个重要原因是保费持续上涨。2003年,新农合建立时个人缴费标准仅为10元。此后阶段性上涨,2015年为120元,2018年为220元,2022年为350元,2023年为380元。2003年-2023年,20年时间,个人保费增长了37倍,年均增长19.78%。按照这个趋势,2024年,居民医保保费很可能超过400元。

教授团队在多个地区调研时,不论是基层干部还是居民,反映最大的还是居民医保保费年年涨,看不到尽头。尤其是农村居民,不少家庭人员众多。

笔者调研中遇到另一个家庭,男主人、女主人和小孩3人。男主40岁,在县城工地做工,如果一直有活干,每月能挣4000-5000元。国庆节前,男主人工地项目结束,回家休息,如果有新项目会打电话来,男主人再去干活。女主人在村附近养殖场帮忙收鸡蛋,一个月800元钱。家里有两三亩地,但是收成不行,养了几头羊,如果过年卖出去可以卖几千元。孩子在县城上高三。女主人为广西人,户口不在本地,参加广西新农合(据她说是当地实行免费参保)。男主人及其孩子从2022年开始没有参加新农合,原因是觉得比较贵。男主人认为,如果是每个人交一百元或者几十元可以接受,三百多元实在太高了。访谈中,男主人表示今年是否参保,要看手上余钱多不多,多就参保,不多就不参保了。我们判断,男主及其孩子今年参保的概率不大。一些家庭虽然自身家庭人口并不多,但是要替父母缴纳保费,增加了家庭的缴费负担。虽然老年人目前都有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但是养老金每月仅100多元,尚不够维持老年人基本生活。在农村入户过程中,大多数老年人都参加了医保,基本上是由子女代缴。

第二个原因是不少未参保居民身体健康以及部分高龄老年人不愿意参保。

第三个原因是部分参保人认为参保不划算。尤其是流动人口,常年在外地打工,参加了医保也基本上不报销。多名村干部在受访中也表示,目前医保受益面太窄,住院报销比例太低,不解决问题。村民之所以不缴费,是因为参保缴费300多元,村民觉得不生病参保浪费了钱,生了大病医保报销又不了太多。更多的是,自己交的钱给别人用了很亏。

事实上,调研发现不少村干部本身对医保的怨气比较大。这并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征缴医保费的工作负担较重,更主要的是他们并不完全认同医保制度。有的村干部认为,现在医保保费比农业税时期“三提五统”还要高。有的村干部认为,医保制度设计不合理,不应该保小病,应该提高大病报销比例,解决大病负担;有的村干部指责医疗救助制度条件苛刻,大部分生了重病的老百姓无法享受;许多村干部认为,医保保费应该稳定,不要年年涨,没办法向农民解释。有的村干部自身因为身体比较健康本身就没有参保,还有的村干部表示自己如果是一个普通村民,是不会参保的。

最后,还有一个原因是,部分参保人参加了其他医保。根据调研地村干部反映,在未参保人员中,部分已在外地参加当地医保,比如外地职工医保、大学生医保等。但是,村庄无力统计未参保人员中有多少已在外地参保。

总的来说,我们发现,保费持续上涨、中年居民身体健康状况较好、医保受益面窄且不解决大病负担、高龄老人较低的医疗服务利用以及商业健康保险替代等原因,导致了居民医保退保现象。

居民医保参保数据为何下降?医保局:表面下降实际增加

据国家医保局消息,近日,社会各方面关注基本医保参保数据。国家医保局有关司负责同志专门就基本医保参保情况接受采访。这位负责人介绍,2022年,我国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由于参保质量提升、参保数据去重等原因,2022年居民医保参保数据为98349万,虽较上年数据表面上有所下降,但由于重复参保等情况显著减少,真实的总体参保人数实际上还略有增加,基本医保参保大盘保持稳定。

这位负责人指出,客观上看,随着我国城镇化程度的不断深化,人口老龄化、少子化的持续发展,可以预见未来居民医保参保数据在一定时期内会呈现略有下降的态势,甚至总参保数据也有可能缩小

教授支招“强制参保”进一步提高医保参保率 是良策吗?

据调研文章报道,保费持续上涨、中年居民身体健康状况较好、医保受益面窄且不解决大病负担、高龄老人较低的医疗服务利用以及商业健康保险替代等原因,导致了居民医保退保现象。三年新冠大流行,居民就业质量下降,收入下降,削弱了居民的参保意愿。居民的互助共济意识、赌博心态以及补缴政策,则进一步加剧了退保问题。

如何扭转这一情况?调研团队称进一步提高医保参保率的政策建议很多,最好是实行强制参保。一种强制参保的方式,是与职工医保强制要求企业参保一样,居民医保要求所有未参加职工医保的居民参加居民医保。鉴于几乎所有居民家庭都有银行账号(包括农民的农商银行账户),因此强制是有技术保障的。第二种强制参保的方式,在泰国全民医保、NHS体系的国家都采纳过,许多基层干部也曾经提出过,即取消居民医保个人缴费,完全由政府补贴,同时削减部分待遇(比如削减门诊待遇),提高医保起付线,重点保大病。

如果继续维持个人缴费,可以采取保费阶段性增长的方式,即保费稳定三年不变,然后提高100元,再稳定三年不变再提高100元。建立差别化的缴费政策。其核心是做到按照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相同比例,比如1%或2%来设定保费。

同时,要加强学校在学生参保中的作用,提高中小学生参保率;另一方面提高基层干部征缴能力和积极性。

这是良策吗?众所周知,医保的本质是共济互助,所以教授的“粗暴”提法值得商榷。还有,把参保任务交给学校、基层干部,也有摊派之嫌,一旦操作不当,反而会扭曲政策,引发大家的反感。

在此,文中官方有一个说法值得关注,国家医保局都认为可以预见未来居民医保参保数据在一定时期内会呈现略有下降的态势,甚至总参保数据也有可能缩小,因为客观形势是我国城镇化程度的不断深化,人口老龄化、少子化的持续发展。

所以,当前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既要逆势而上又要顺势而为。

(资料来源于国家医保局、财经、中国新闻网等)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