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据法治日报报道,明星张庭达尔威一案已经被石家庄市裕华区人民法院撤销,同时解除查封被申请人共计96套房产,并解除冻结被申请人名下多笔银行存款,银行帐户也全部解封。
“张庭96套房产解封”消息一经曝出立马冲上热搜。很多网友质疑当时全国限购背景下,这对夫妻为何能在上海拥有如此多套房?据报道,被查封的位于上海浦东新区江耀路28号的96套房产,是“达尔威”公司于2020年购入的整栋办公大楼,价值17.6亿元,是晶耀前滩的T2办公楼。不同于住宅类产品的限购,上海的写字楼市场并没有门槛,因此公司在购买时无需具备购房资格。
对于很多人关注的“96套房”,业内人士分析存在两种可能。一是考虑到整栋楼作价过高,交易存在难度,开发商此前从便于出售角度考虑准备做散售,故将整栋楼分割为96套房,如果为此种情况,张庭交易时就涉及96张产证;另一方面也不排除“达尔威”购买后自行分割。
96套房产所在地
对此,网友纷纷表示,“迄今为止,我人生能有96套的东西只有做过的考试卷子”、“不怕,我虽然没有96套房,但是我有996”、“真厉害!96套房还是被封,还有没被封的呢,所以一共有多少套房?”、“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这是一个天文数字”等。
代理发朋友圈庆贺“今天是个好日子” 林瑞阳:非常正面的结案
据报道,本案系张庭(本名张淑琴)、林瑞阳(本名林吉荣)旗下上海达尔威有限贸易公司涉网络传销案。2021年6月5日,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市场监管局以“涉嫌传销”启动对该公司的立案调查。经石家庄市裕华区人民法院审查认为,《国家工商总局关于进一步做好查处网络传销工作的通知》[工商竞争字(2016)115号]第三条规定,县、市级工商、市场监管部门查处网络传销案件,应在立案前或立案同时逐级报备至省级工商、市场监管部门。现该报备已撤销,本院对本案涉嫌网络传销资产继续实施保全措施的条件已不具备。
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六十六条第一款第(四)项规定,裁定如下:解除对被申请人上海振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巨擘亿网实业有限公司名下坐落于上海市浦东新区江耀路28号共计96套房产的查封。此外,经石家庄市裕华区人民法院裁定,解除被申请人名下多笔银行存款的冻结,银行帐户也全部解封。本裁定于7月26日公布起立即开始执行。
对此,北京大成(石家庄)律师事务所律师祁慧敏说:“石家庄市裕华区人民法院在处理该案时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支持并引导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符合法治化营商环境的要求。”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旻说:“石家庄市裕华区人民法院对张庭达尔威一案的撤案裁定表明了一个积极的法治营商环境,体现了法治平等、法治保护、司法独立和依法行政的原则,有助于促进企业的正常经营和发展,并为企业提供可预期、稳定和公正的法律环境。”
10月26日,许多“TST庭秘密” 的代理在抖音上不停地转发一则林瑞阳出镜的视频内容。这一次,林瑞阳没有向大家介绍任何产品,而是给那个过去两年一直备受关注的涉嫌传销案做个交代。
“我们的案子终于结案了,而且是非常正面的结案。”林瑞阳在视频中说,并称,“我们会在全球各地重新找回我们的代理,让客户重新回来。”
华夏时报记者在一名达尔威产品代理相关负责人员的朋友圈看到,26日当天,她发了多条关于案件被撤销、财产被解封的消息,并表示庆贺“今天是个好日子”。从其朋友圈也能看出,相关产品代理工作并未停止。
其实作为案件的当事人张庭夫妇,此前在系列案件曝光后,商业动作并未停止,二人曾被曝转战东南亚,且截至目前,“TST庭秘密”依旧在正常运营。在各大电商平台也都能看到“TST庭秘密”相关产品,且部分平台设有品牌店铺,仍然由张庭出境视频代言。
当日,记者以代理相关产品为由致电达尔威,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一直都没什么事”“一直都是正常运营”。而至于张庭目前人在何处,对方表示“行程无法透露”。
“张庭案”撤销原因曝光!律师给出理由 问题被指出在举报人身上
张庭夫妇涉嫌传销一案有了新进展,并发生了大反转!为何会被法院撤销?《华夏时报》记者独家获得的一份内部资料显示,经过2022年11月4日至7日四天听证会,全体代理律师一致认为,裕华区市监局对本案没有管辖权,属于一事二罚,且据以处罚的证据均系非法证据,无法采用,达尔威公司不具备传销的实质特征,裕华市监局应对本案作撤案处理。
另据腾讯小满工作室消息,一位参与本案的人士告诉《棱镜》,民事裁定书里信息量最大就是“撤销”两字,从司法实践的惯例来看,这里用的是撤销而不是撤回,意味着备案大概率是被上级部门撤销的,而不是裕华区市监局的主动“撤回”。尽管还没有收到裕华区市监局的撤案通知书,撤销报备之后,不排除后续撤案处理的可能。至于解封的原因,接近本案的知情人士提供了律师在裕华区市监局听证会上展示的证据。这些证据显示该案的举报人、管辖等问题出现问题,这可能是撤销备案的原因。
北京市中闻(上海)律师事务所黄梦奇律师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对涉案财产的解除查封冻结,并不意味着本案不构成传销。涉嫌传销调查的案件仍然存在,是否涉嫌传销,还有待裕华区市监局的调查结果。
为何撤案?华夏时报记者获得的上述文件显示,至于上述律师为何对办案人员的行政处罚告知书等相关内容不服,律师团队给出了几方面的理由。
首先,“裕华区市监局对本案确无管辖权”。
其次,“调查人员援引的管辖依据无法成立”。听证会上,裕华区市监局调查人员主张其享有管辖权的根据是——市监总局于2020年9月24日关于网络传销案件管辖的“批复”。“我们发现,调查人员指出的所谓‘批复’,其实是市监总局官网上,价格监督检查和反不正当竞争局工作人员对网友的信访回复。该留言回复不可能成为本案的管辖依据。”“裕华区市监局违反《行政处罚法》‘一事不再理’的规定”。保康县市监局的生效行政处罚决定的效力,已经覆盖达尔威公司在处罚决定作出前的全部行为——保康市监局已经罚款并没收违法所得,裕华区市监局不得再次罚款或没收违法所得。保康县市监局接受整改方案并函复的行为,表明其已经在行使行政监管职责,覆盖了保康县处罚决定之后达尔威公司的经营行为——如达尔威公司拒绝改正,保康县市监局有权依照《行政诉讼法》第九十七条的规定,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裕华区市监局无权再行监管。
并且,上述文件显示,“本案关键证据造假”。听证会上,裕华区市监局当庭出示了山西正诺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正诺科技”)出具的《关于“TST 庭秘密涉嫌网络传销”电子数据采集、固定、存放、搭建、镜像恢复报告》,用以证明达尔威公司存储会员身份信息、组织结构、订单数量、层级关系等关键事实。
“不仅该公司没有电子数据鉴定资质,《报告》所载两名鉴定人张某、尹某也没有鉴定资质,且二人提交的其他资质证书在相关官网无法查验,是对网络上搜索到的真实证书图片PS编辑所得。经向其中一家官方发证机关求证,出具人张某证件确系伪造。并且,该案电子数据报告没有记载用以表明电子数据没有被编辑、增加或修改的完整性校验值。其中一张记载的是该科技公司从某服务器镜像恢复的36个文件,但第2个至第35个文件,其MD5校验值居然均为连号,明显涉嫌伪造。”上述文件显示。
裕华区市监局认为其聘请的山西正诺科技有限公司,是作为有专门知识的人员辅助市监局对电子数据取证,即使报告所附两名工作人员资质造假,也不影响证据效力。但是达尔威代理律师团队认为,该说法在本案中完全不能成立。
据悉,听证会上,“TST庭秘密”的约30名代理律师主要从管辖权、鉴定机构等方面陈述了意见。张庭夫妇、陶虹本人并未现身。
撤销是否意味着不构成“传销”?曾被认定传销 当时拟罚113亿元
那么,张庭达尔威一案究竟是否涉嫌传销?在北京市中闻(上海)律师事务所律师黄梦奇看来,案件最新进展当然是在释放一个好的信号。“此举体现了司法机关对民营企业家、爱国台商合法权益的保护,也体现了由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何兵律师领衔的律师团队的专业。”
但他同时表示,解除查封冻结的财产并不意味着本案不构成传销。涉嫌传销调查的案件仍然存在,是否涉嫌传销,还有待裕华区市监局的调查结果。
“本案在认定是否涉嫌传销方面,其实仍存在诸多障碍。”黄梦奇说,比如裕华区市监局对本案是否有管辖权、在湖北省保康县市监局对达尔威公司的经营行为立案调查,并于2021年9月3日作出处罚决定的前提下,裕华区市监局此举是否违反《行政处罚法》“一事不再理”的规定、涉案鉴定人PS(伪造)鉴定资质出具的《审计报告》是否可以采纳等等。因此,本案后续调查结果的发布,仍值得大家关注。
对于该案被撤销,本报记者联系到了张庭涉传销案的举报者李旭团队的工作人员,对方表示:“我们已经好久没有关注过他们这边,不太了解,李旭老师目前很忙,不方便接受采访。”
其实在案发之前,TST庭秘密产品质量一直饱受诟病,但对于TST庭秘密的核心争议一直都在它是否涉嫌传销。2022年11月4日,引起大众广泛关注的演员张庭林瑞阳夫妇、陶虹及相关公司涉嫌网络传销案听证会,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观和国际酒店召开。相关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透露,由于涉及主体较多,听证会共持续了4天时间。
根据记者获得的《石家庄市裕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处罚告知书》(石裕市监罚告【2022】F01号文件)显示,在被保康县市监局认定达尔威存在传销行为后,2022年7月29日,裕华区市监局再度认定上海达尔威及13家关联公司和当事人共同组织、领导、策划、实施了“TST庭秘密”传销活动。其会员形成以7个总代、118个原创家族、3262个衍生家族、近1518个会员号参与其中的各自闭环的上下级团队链条。另外,上述告知书里还同时提到,“TST庭秘密”此次还涉嫌虚假宣传。
上述告知书中,裕华区市监局认为,达尔威在受到保康县市监局处罚并责令立即停止传销行为后,至今并未停止传销行为,属于从重处罚的情形,对2021年9月至2022年7月上海达尔威继续从事传销活动应处罚款160万元,并拟处罚关联企业及张庭、林瑞阳、陶虹等19个主体,共计约113亿余元。
在此次听证会上,针对达尔威等涉案主体的拟处罚意见,裕华区市监局列出51份证据。而“TST庭秘密”代理律师一方,则提出传销并不成立、取证机构无鉴定资质、举报人与达尔威有纠纷等相关问题,并发表质证意见。
“以微商起家的达尔威是否构成传销,是关注的焦点。”一位参与听证会的现场人员对时代周报记者说,达尔威代理律师认为不构成传销,核心意思就是,《禁止传销条例》既规定了形式要件(拉人头、入门费、团队计酬),也规定了实质要件(牟取非法利益、破坏经济秩序、社会稳定),而TST不符合实质要件,甚至并没有实质受害人。
对此,裕华区市监局则认为,达尔威及关联公司开发网站、手机APP、以艺人带流量、抖音直播等多种新媒体形式发展,形成上下线关系,以下线的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给付上线报酬,设置升级和计算团队业绩门槛,变相缴纳会员费,取得发展其他人员资格,以牟取非法利益,其行为符合《禁止传销条例》中对于传销行为的描述。
根据《禁止传销条例》(国务院令〔2005〕第444号)中第二条对“传销”的界定,是指组织者或者经营者发展人员,通过对被发展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或者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或者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取得加入资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扰乱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的行为。
据公开资料显示,达尔威公司曾凭借21亿元纳税额,力压中通、圆通等同区企业,夺得2018年青浦区纳税冠军,而彼时,明星张庭亦被网友称为“微商酵母”。然而,身陷“传销”处罚后,昔日的名牌微商企业瞬间沦为“众矢之的”。
无独有偶,昔日微商鼻祖之一“欧束”的高管团队,也曾因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被江苏淮安市检察院批准逮捕。公开资料显示,欧束代理商分为五层,而在相关法律条例中,超过三级已有涉传嫌疑。
那么,正规微商模式与传销的区别何在?北京金诉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律师王佳红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传销必须得有一定高额会费或者购买大额产品才能入会,而微商则不需要;传销主要依靠发展会员、按照人头计算收入,微商主要靠销售业绩。在互联网分析师葛甲看来,区别两者的明显方式是看被发展者能否轻易退出组织。他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微商的确会有一些传销的特征,例如发展上下线。“不过,传销是金字塔层级体系,以拉人头加入为主要特征,微商则不一样,微商是总代分销,更像是供货的上下游。”
关于此事,你怎么看?
(资料来源于法治日报、界面新闻、每日经济新闻、华夏时报、时代周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