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南通江心沙农场收割、耕地、播种小麦同步进行,高效衔接稻后茬口,为来年夏粮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袁伟 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 本报记者 吴 琼
前三季度,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309.4亿元,可比增长4%,比上半年加快0.1个百分点。“夏粮生产克服越冬期寒潮、收获期降雨等不利因素影响,实现丰产丰收。”江苏省地方统计调查局农村统计处处长俞姝介绍,我省秋粮播种面积稳定,长势总体正常,收割顺利进行,全省粮食有望再获丰收。
稳粮食:满目皆“丰”景,秋收秋种忙
10月下旬,大地流金,秫熟稻馨。在宿迁市宿城区陈集镇仓圩村,种植大户蔡波正在自家的田地里收割大豆,忙得不亦乐乎。
去年,国家启动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大面积示范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扎实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去年开始,我尝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今年共种植了240亩地,预计玉米亩产量达1200斤,大豆亩产量在300斤左右。我算了一下,与去年相比,今年玉米和大豆的产量都有明显提升。”蔡波说,经过几个月的耕耘,大豆、玉米迎来了双丰收,这令他感到欣喜。
“大豆玉米单产提升是粮食保障的需要,是挖掘产能、持续提升产能的需要,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需要。”10月24日,全省大豆玉米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现场观摩培训会在响水召开,省农业农村厅一级巡视员唐明珍表示,我省切实承担起大豆玉米单产提升的新任务,各地加快布局优化,推进大豆玉米规模化生产;加大技术集成配套,提高关键技术到位率;搭建单产提升工作平台,推进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加强产销衔接,推进优质大豆玉米产业化开发。
当前正是小麦油菜秋播关键时期,今年秋播开始,我省从小麦、油菜抓起,全面启动粮油作物单产提升行动,聚焦“当年见效、措施配套、支撑保障”3个重点任务,为明年及中长期单产持续提升打牢基础。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今年夏熟小麦、油菜示范方亩产最高分别达819.9公斤、367.6公斤。
“我们已经制定一套秋播质量评价指标,将从品种布局、适期播种、秸秆还田整地、机械匀播、抗逆应变措施、冬前壮苗等方面对秋播质量进行评估并通报。”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管理处处长杜永林介绍,今年秋播,省里已下达100个小麦、30个油菜千亩示范片和10个小麦、1个油菜部级绿色高产高效整建制推进县,3个油菜单产提升行动整建制示范县任务。各地将依托各类示范项目,打造一批“百亩攻关田、千亩示范方、万亩高产片”,加快熟化优化绿色高产高效技术,鼓励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参与示范片建设,广泛开展高产竞赛,促进大面积均衡增产。
强产业:重大项目,为农业现代化夯实基础
挑高的厂房、平整的地面、崭新的排水管……位于南通市海门区悦来镇的江苏京海禽业集团忠义种鸡场设施农业楼房养鸡项目,设备已安装到位,即将竣工投产。“我们重点实施的设施农业楼房养鸡项目,总投资2.4亿元,占地118亩,配有环境控制系统、喂料系统、饮水系统、自动集蛋系统,可饲养5万套父母代种鸡。”京海集团总经理王宏胜介绍,项目可带动农民增收超千万元。
项目为王,环境是金。海门实施特色农业产业链“召集人”制度,围绕绿色蔬果、海门山羊、海门肉鸡等6条农业特色产业链,每季度研究会商特色农业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相关事宜。
今年以来,全省各地大力推进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建设,呈现出“一增三高”特点——项目数量增,全省已开工建设农业农村重大项目1112个,较去年同期增加36个;项目开工率高,重大项目开工率92.6%,较去年同期提升3个百分点;项目质态高,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占比52%,超亿元项目占比35%;投资完成额高,年度已完成投资927亿元,投资进度77%,较去年同期提升1个百分点。
为保障推进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建设,省农业农村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等部门联合发布《江苏省现代设施农业建设引领示范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提出到2025年,设施蔬菜产量占比达50%、畜禽养殖规模化率达85%、设施渔业产量占比达60%,设施农业总产值超过3000亿元,江苏现代设施农业发展优势更加突出和稳固,成为“农业现代化走在前”的重要标志;到2030年,现代化设施农业产业体系基本建立,建成全国高水平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地区。
“各市县区要围绕全省实施方案,挖掘本地资源优势,尤其是要摸清设施用地资源,在此基础上认真谋划、做好规划,制订好现代设施农业发展的‘线路图’‘施工图’。”省农业农村厅计财处处长邹芳刚说,传统果蔬设施区要加快设施改造提升,推动设施构型与控制设备向大型化、宜机化、智能化转型。传统畜牧养殖区设施要加快向集约节约用地、绿色种养循环方向转型。内陆水网地区要加快推进池塘标准化改造,海洋养殖要积极发展深水网箱、养殖工船等深海养殖模式。
美环境:学习“千万工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苏乡
今年正值浙江“千万工程”实施20周年,江苏全面对标对表,全方位查找问题,加快缩小农村改厕、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等人居环境整治重点指标与浙江的差距。目前,全省农村户厕改造66.2万户年度任务已完成66.1万户;727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年度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全省治理率提升至45%左右;1.4万多个行政村大力推进村庄垃圾清理专项行动,打好村庄清洁行动秋冬季战役,开展全域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乡镇(街道)超350个。
“三清三治”向美而行,吴韵锡乡展现盛景。“随着无锡市‘三清三治’农村环境卫生专项整治行动深入推进,农村河道、道路、垃圾等治理日益精细化,环境管护日益规范化、机制化。今年以来累计清理农村垃圾56.3万吨、河塘沟渠2.3万余处,公共空间井然有序、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宜居宜业的生态元素随处可见。”无锡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张晓庆介绍。
“我们学习浙江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科学方法,根据苏南、苏中、苏北地区不同资源禀赋、工作基础、发展定位,分区分类分档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省农业农村厅社会事业处处长孟德富介绍,今年全省分3个片区召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现场推进会,指导苏北片区加快补齐短板,苏中片区聚焦重点实现质的提升,苏南片区注重彰显特色。分地区分年度制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重点任务清单,推动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向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拓展升级,力争到2025年,推动不少于3000个村、200个镇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中走在前、做示范。
“吴文化”“金陵文化”“淮扬文化”“楚汉文化”……多元文化和地域特征赋予江苏乡村独特气韵。江苏积极挖掘传承农村传统文化基因,让历史镇村、文物古迹、农业遗迹等有形的乡村文化留得住,让民间艺术、手工技艺、民俗活动等活态乡土文化传下去。今年,全省组织开展农业文化遗产资源普查,目前已初步梳理摸排出农业文化遗产项目超过120个,吴中传统水生蔬菜栽培系统、吴江基塘农业系统入选第七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全省共拥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10个,公布省级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2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