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酒文化在我国可是源远流长,不管是我们从古代那些电视剧中还是从历史书籍中都见到过以酒助兴的描写,可见酒文化的历史非常深远。在农村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酒文化,农民们以前基本上都是靠种地为生,每到农忙时候,干完一天的活下来显得非常疲惫,这个时候和家人喝上一壶老酒,炒几样小菜,吃得照样是非常高兴,似乎也能消除一身的疲惫,第二天起来依旧是精神抖擞地继续干活。而且那个时候村子里都有专门的酿酒厂,卖的酒也非常便宜,农民们平时都喜欢让自家的小辈们帮忙去打酒,打一壶酒能喝上好一段时间,酒厂的香味弥漫在整个村子里,似乎都陶醉了。不过也有一些嗜酒的人因为喝酒而闹出了不少笑话,甚至有因喝酒而打架闹事的,但这也并没有影响农民们喝酒的心情和氛围,酒桌文化依旧在农村非常盛行。
不过随着近几年农村的发展,再加上农村人口的大量外流,如今在农村基本上已经很少见到喝酒的农民了。而且就算是农民们办酒席的时候,摆在酒席上的白酒很多都是连拆封都没有拆,为啥现在农村喝酒的农民越来越少了,难道是农民们都戒酒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农民们喝得少并不代表都戒酒了,主要还是因为农村喝酒的氛围越来越淡了。
首先是农村常住人口越来越少,喝酒没有氛围了。以前农民们除了农忙的时候,其他时间基本都在村子里,想喝酒了就叫上三五个好友搓一顿麻将再喝几口小酒,日子倒也过得非常惬意。但现在农村人基本上都为了挣钱外出打工,留在村子里的已经没几个人了,而且农民们似乎也越来越忙了,为了挣钱都是想各种方式,不愿意整日闲在家中无所事事。想喝酒了也找不到以前志同道合的好友,自己一个人喝酒也没有多大意思,最后也都不想喝了。
其次是如今喝酒的档次提高了,常喝也喝不起。以前农民们喊人来喝酒,喝的基本都是几块钱一斤打的散装白酒,那时候大家都是如此,自然也不会觉得拿不出手。但现在农村生活水平提高了之后,农民们平时宴请客人朋友少说也得百元以上的品牌白酒,偶尔喝一次还可以承受,但要经常喝这种高档的白酒怕也承受不起。要是买便宜一点的散装白酒的话又会被人瞧不起,自己也没有面子,别人也不爱喝,所以农民们一般也很少会叫人过来家里喝酒了。
最后是开车的人越来越多,为防酒驾不敢喝酒。现在农村宴席上不少来访的客人都只喝饮料不喝白酒,基本上都是因为饭后要赶回去工作或是有其他事情,而且要开车回去,所以都不会喝酒了。毕竟现在酒驾查的非常严格,而且为了自己人身安全考虑,喝酒也都是不允许的,所以喝酒的人也越来越少了。
其实喝酒也并不是说一定要禁止,适当的饮酒对人的身体还是有一定益处的。但喝酒一定要注意场合以及喝酒的量度,不要因为喝酒而误事,也不要因为过量饮酒而损害身体健康,偶尔邀三两好友酌饮一杯也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