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豫视频记者李红勋通讯员焦萌姬冠鹏张茜茜文图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文明集市”人气正旺、“光盘行动”渐成共识、斑马线前友善礼让……深秋时节,叶县大地,美景抬眼可见,幸福触手可及,细微之处彰显着文明的力量。“文明城市创建以来,道路干净整洁了,城市环境也好了,心情也跟着舒畅了许多。”傍晚时分,漫步街头,居民张冰冰一脸惬意。
近年来,叶县坚持把文明城市创建作为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载体,围绕“以人为本、创建为民”的总要求,坚持全面创建、全域创建、全民创建,外增“颜值”、内练“气质”,城市面貌明显改善,市民文明素养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攀升,城市的文明底色更足更亮。
高位推动 吹响创建集结号
10月17日,在平顶山市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暨“推进和美乡村建设文明家园”行动观摩推进会上,叶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县长郭志钢捧回了“河南省文明城市”这块沉甸甸的奖牌。
这一刻,响亮的荣誉称号,令叶县人民如此心潮澎湃。这是叶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坚强领导的结果,更是全县上下众志成城、顽强拼搏的回报。
“自启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以来,‘文明’一词仿佛是一块磁石,深深吸引着全县每个人崇德向善,用行动引领文明风尚,铸就城市精魂。”叶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主任田跃强说。
近年来,叶县秉持着“创建为民、全民创建”这一理念,组织实施了一系列创文突出问题攻坚整治行动,以问题的“减法”累积创文成效的“加法”,将文明城市创建的“责任清单”办成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清单”,全力吹响文明创建集结号。
为此,叶县成立以县委书记和县长为指挥长的领导小组,第一时间对照测评体系进行细化分解,明确牵头单位、分管领导和责任人;第一时间定任务、定进度、定时限……一次次研讨会商,一次次调度指挥,一次次督查整改,全县上下牢牢树立“一盘棋”思想,凝聚起了创文工作的强大合力。
为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走深走实,叶县还实施周检查、月考评制度,按照《叶县城市创建工作周检查月考评办法》对各单位进行督导考评。实施创建观摩制度,由县主要领导带队,每周对重点创建单位、重点创建任务推进情况进行实地观摩,听取创建情况,现场解决工作难题。
不仅如此,当地还设立“红黑旗”颁发制度,对创文工作排名靠前的予以通报表扬,颁发“流动红旗”;排名靠后加挂“流动黑旗”,确保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落实见效。
当地还按照“群众满意、群众受益、群众参与”的创建原则,着眼提高城乡文明程度和群众文明素质,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广泛开展思想道德建设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从烈日下汗流浃背的交警到寒风中坚守岗位的志愿者;从第一缕阳光下清理垃圾的环卫工到霓虹灯下劝说占道摊主文明经营的城管队员……“文明共创,和谐共建,全民共享”的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在叶县城乡全面铺开。
内外兼“秀” 提升群众幸福感
“现在公园多了,环境美了。吃过饭,到公园转一转、看一看,心情更愉悦了。”10月26日晚,家住北关新生街的居民马玉花带着外孙在叶县“玄武西苑”公园散步玩耍。
今年67岁的马玉花是叶县北关新生街的老住户,她亲眼见证了城区近些年的“大变样”。和以前道路坑坑洼洼、墙体破破烂烂、垃圾乱堆乱放的“脏乱差”环境相比,如今各类“微修补、微改造”在城区各个角落不断上演。
完善无障碍设施、改造雨污管网、施划公共停车位……一个个城市建设的“痛点”正被逐一击破。文化路、叶廉路、广安路、沿河路、玄武大道等城区主次干道成功完成升级改造,叶县盐都公园、沙河湿地公园、叶园、祥和园、玄武西苑、玄武东苑等十几座公园拔地而起,拓展了城市空间,提升了城市品质,让居民在“小而美”中享受“微幸福”。
道路建设、游园绿地是城市创建的“面子”,在推进文明城市创建中,叶县不但要“面子”日日新,还要惠民“里子”实打实。
建筑老化、屋面漏水、无人管理、小区配套设施短缺……一直是老旧小区普遍存在的问题,加快老旧小区改造迫在眉睫。叶县按照“先民生,后提升”的理念,以“翻新”换“民心”,一个个老旧小区悄然变身,“变”出了群众幸福生活。
“小区环境干净了,路面平坦了,墙体刷白后整洁了不少,没想到住了30多年了,在老小区又过上了新生活。”说起身边环境发生的变化,家住九龙街道北大街社区的居民沈绪才心情格外舒畅。
2023年,叶县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已公示,涉及12个小区,惠及824户居民,建筑面积9.7万平方米。目前,改造工程正加紧进行。
驰而不息创建文明城市,让叶县内外兼“秀”。社区“15分钟生活圈”由梦想变为现实,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志愿服务 引领文明新风尚
“您好,请把头盔戴好。”“现在是红灯,请您稍等。”……10月26日,在叶县玄武大道与昆阳大道岔路口,身着红马甲的文明志愿者正耐心地劝导过往居民。
在叶县,随处可见的“小红帽”“红马甲”常年活跃在交通路口、社区小区、景区景点,他们或协助维持交通秩序,或专注于清理卫生死角,或为游客提供暖心服务,成为一道道亮丽的文明风景线。
近年来,叶县始终把提高人民群众素养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文明实践为载体,志愿服务为抓手,唤醒群众的社会参与热情,把文明城市创建变成群众支持、群众参与的全民行动,大力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项目化、品牌化。
“群众在哪里,志愿服务就延伸到哪里。”为纵深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叶县还多样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志愿服务+服务载体”“志愿服务+民风民俗”“志愿服务+环境整治”模式,开展政策理论宣讲、科普课堂、法制讲堂、道德讲堂等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精准服务辖区群众,把文明“送”到群众门口、“种”在群众心头。
“志愿服务就像‘连心桥’,把社区与居民紧紧连在一起。接下来,我们要继续把志愿服务做好、做深,全力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将最美志愿服务的牌子越擦越亮。”叶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副主任孙彬彬说。
据统计,目前全县已注册登记志愿者达12万人、志愿服务队674支;建立起县、乡、村三级文明实践服务体系,实现了18个乡镇(街道)、554个行政村文明实践所(站)全覆盖。
随着创建工作的持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深入推进,叶县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引领示范作用连点成面。当地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丰富新时代文明实践内容,持续推进移风易俗,组织开展“好婆婆”“好媳妇”等“乡村光荣榜”系列选树和“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着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去年以来,共选树表彰各类典型616人(户)。
“文明创建是一场没有尽头的‘幸福接力’。叶县将以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为切入点,着力增进民生福祉、塑造城市人文魅力、提升城市治理效能,让城市因文明更美丽,让生活因文明更美好,让群众因文明更幸福。”叶县县委书记徐延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