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quot;/  quot;  lt;met  作者,    时期  叶县  APP  重点 

京津冀罕见暖热天气、雾霾何时结束?专家解读

   日期:2023-11-01 17:24:27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3    评论:0    

原标题:京津冀罕见暖热天气、雾霾何时结束?专家解读

央广网北京11月1日消息(记者黄玉玲)近期,临近冬季,但华北、黄淮等多地气温稳中有升,11月1日前后,部分地区出现罕见的暖热天气。此外,自10月28日起,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遭遇雾、霾天气。雾霾天气何时缓解?冷空气什么时候到来?记者采访气象专家对此进行解读。

北京大雾天气(图片来源:CFP)

专家:秋冬季节雾霾 静稳天气导致

记者从中央气象台了解,11月1日至2日,华北中南部等地将有轻到中度霾天气,其中华北中部等地有重度霾,部分地区有大雾,局地有强浓雾或特强浓雾。2日傍晚至夜间,受冷空气影响,上述地区大气扩散条件逐渐转好,雾和霾天气减弱消散。

国家气象中心环境气象室高级工程师刘超表示,秋冬季节更易发生雾、霾,这与静稳天气脱不了干系。静稳天气是雾、霾产生的重要气象条件。静稳天气,顾名思义指“平静、稳定的天气”,“静”是指水平方向上的风速较小;“稳”是指垂直方向上的大气层结比较稳定,低层大气和中层大气相互间垂直交换少。

相比于夏季,秋冬季没有大风降温天气的时候,水平风速较小。同时,秋冬季云层覆盖减少,失去了云层的保温作用后,夜间地表辐射降温便会十分明显,导致近地层的气温也随之降低,形成了下层空气温度低于上层空气温度的稳定大气层结状态。因此,秋冬季节易形成静稳天气。

另外,由于秋冬季夜间的辐射降温作用,水汽容易发生凝结,近地面相对湿度会变大,造成了污染物吸湿增长,会加速污染物的二次转化。因此,秋冬季节的雾、霾天气会更为严重。

专家提醒,在静稳天气下,大气污染物易堆积,有呼吸道疾病和支气管炎等疾病的人群要尽量减少在户外的时间,外出时尽量佩戴口罩。另外,静稳天气下的大气能见度降低,容易造成道路拥堵以及交通事故,因此出行时要尤为小心,注意安全。

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图(图片来源:中央气象台)

2日傍晚至夜间 雾和霾天气减弱消散

目前,多个国家级气象站破10月下旬最高气温历史极值。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方翀表示,各地气温偏高,其背后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冷空气偏弱。据中央气象台中期预报,这样的暖意将会持续到11月初。预计气温将接近常年或略偏高。

中央气象台预计,1日至6日将先后有一弱一强两股冷空气南下影响我国,累计强度较大、影响范围较广。其中,1日至3日,冷空气主要影响江汉及其以北地区,降温4℃至6℃,内蒙古东南部、东北地区中南部降温可达10℃左右;11月4日至6日,影响中东部大部地区,降温幅度达4℃至6℃,黄淮、江淮等地降温可达8℃至10℃。

1日至2日白天,雾和霾天气仍将持续,华北中南部等地将有轻到中度霾,其中华北中部等地有重度霾,部分地区有大雾,局地有强浓雾或特强浓雾。随着冷空气的到来,2日傍晚至夜间,上述地区大气扩散条件逐渐转好,雾和霾天气减弱消散。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董全表示,从2日夜间起,随着上述冷空气的到来,前期受霾影响的上述地区大气扩散条件逐渐转好,霾天气减弱消散;但在10月30日至11月2日期间,华北黄淮等地仍要关注雾或霾天气对交通出行、人体健康等的影响,机场、高速公路、轮渡码头等单位加强交通管理,驾驶人员要注意雾的变化,小心驾驶,公众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