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京秦高速  作业  窗帘 

课间10分钟“消失”引热议?记者探访河南校园

   日期:2023-11-03 09:20:54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4    评论:0    

原标题:课间10分钟“消失”引热议?记者探访河南校园

课间10分钟“消失”引热议?记者探访河南校园

大象新闻记者 潘语怡 周文茹

“喝水、上厕所才被能离开教室”“不能去操场、不能上下楼”“躲在厕所里玩耍”……近日,学生课间被“圈养”在教室的话题登上各平台热搜,引发网友热议。本该热闹的课间十分钟为何变得“静悄悄”?

中小学生“课间10分钟”成“课间圈养”?记者探访

“铃声响,下课了,操场上,真热闹,跳绳踢毽丢沙包,天天锻炼身体好……”这来自一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操场上》。课间时,欢歌笑语充盈走廊,运动声音填满操场,本是校园常态,但这样富有青春活力的课间生活,不知道什么时候悄悄溜走了。

课间“十分钟”不准下楼,不能高声说话、跑跳,被抓到还会扣分……记者采访发现,在中小学校这样的规定并不是个例。“我们课间十分钟就是上厕所,喝水,就只能在厕所玩,不让在外面玩。”“在教室里玩一会,但是不能跑不能闹,走廊里更不行了,要被检查员发现就惨了,得小声,不能大声。”“不能下楼,被老师发现的话,扣小红花,男厕所就是我们的游乐场。”……

近日,山西晋中一名老师发布视频吐槽“课间圈养”现象愈发严重,7成学生课间不出教室,即使是20分钟的大课间,校园里也空空荡荡。对此,家长们表示很无奈。“在班里圈两个小时,下课还不能随便走动,只能坐在那看书、写作业,大人都受不了,小孩怎么能受得了?”

本该是孩子放松身心的课间十分钟,为什么“隐身”了?其实并不难找到答案。濮阳市一位小学老师坦言:“主要是怕孩子磕着碰着,万一有个啥事,老师都担待不起。就是孩子下课上个厕所,我们老师都是在楼道里边值班,光怕有啥事。”

被压“无限责任” 校园安全管理陷入怪圈

此前,一组来自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学校安全风险防控机制研究”课题组的数据,印证了老师的说法:通过对29个县区的1596位校长、76811位家长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校园安全事故一旦发生,41.4%的家长认为学校一定有责任,85.8%的家长会去找班主任,79.5%的家长找学校领导。不少学校都曾有过因学生安全问题被告上法庭的经历。

此前也有多个案例表明,学校往往在安全事故中被判承担了“无限责任”。河南省学生体育总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郭蔚蔚说,这无形当中给校长、教育管理者增加了很大的管理风险,就会形成矫枉过正的这样一个怪圈。“你只要在学校,不管什么原因,出点小问题,磕了碰了伤了怎么样,这都要由学校来承担这个责任。”

在这种背景下,有的学校干脆“一刀切”,禁止孩子课间玩耍。一到下课铃响,就严阵以待,也有了学校甚至安排班主任“盯班”,不能空岗的现象出现。

家校社联动 改变课间“圈养”现象

其实,早在2006年教育部等印发的《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2021年9月起施行的《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以及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中,都有要在课间把孩子送出教室的规定。

全力以赴保证学生安全是应有之义,但严格规定孩子们课间十分钟的活动范围、活动种类、声音大小……看似理由充足,在很多家长眼里,这就是教育部门“懒政”心理在作祟。

郑州市金水区南阳路二小校长金辉说,教育管理者的“自保”心态的确需要转换,应该把立规定则的心思,更多地用在提升管理水平,加强安全教育上,而不是剥夺孩子到操场上跑跳的权利。“不能说光怕找事,就把孩子的心理健康、身体健康都放到脑后了。我们广播站经常在中午的时候广播,那里边都讲到上下楼梯不能乱跑、不能追逐、不能打闹等,各个班级里边的班队会也会进行安全知识教育。还是要疏导孩子、教育孩子,慢慢让孩子有良好的安全意识。”

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陈志文认为,相关部门也应主动担当,不能在类似案件中和稀泥,细化校内安全事故有关的法律法规,不能动辄为了息事宁人就处罚学校、老师,各打50大板,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寒蝉效应”。“对无理的投诉、扩大化的投诉,相关的执法部门,一定要在这个问题上有是非对错判断,是学校的责任,学校承担,不是的坚决不能让学校去承担。”

对学生教育到位、管理者有教育情怀、厘清责任边界……这还不够,家长的理解、包容也能给管理者放心大胆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带来底气。陈志文建议,日常生活中避免不了的磕磕绊绊,不妨看成孩子成长过程的小磨砺,这也是一个正常的成长过程。“我们讲家校协同,家长和学校好好坐在一起开个沟通会,家长可以提出要求,学校把顾虑也讲出来,如果大家共同约定好了,相当于形成一个统一思想、统一认知。”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