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多地入冬推迟,会造成哪些影响?
11月3日,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在中国气象局1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回应记者提问称,今年秋季以来,我国北方气温异常偏高,东北大部、华北西北部、西北大部等地入冬时间较常年偏晚,部分地区偏晚超5天,可能造成影响农作物出苗和生长,不利于来年春耕春播。
2023年11月1日,河南省郑州市,天气炎热,不少市民穿着短袖出行。IC photo 图
贾小龙介绍,入冬推迟可能影响农作物生长季节和周期,不利于农业生产计划和产量;暖热气候导致农作物生长过旺且利于病虫害越冬和繁殖,严冬雨雪灾害和来年病虫害风险增大。
贾小龙表示,暖热天气可能引发物候的“生态失衡”。例如,一些植物物种可能会在不适宜的时间内开花或结果,动物的繁殖和迁徙行为也可能会受到影响。暖热天气还可能使来年春季融雪径流量减少进而引发干旱,造成水资源紧缺问题,降水量减少或降雪延迟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和供水困难,可能对农业灌溉、城市供水等方面造成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