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quot;/  quot;  lt;met  作者,    时期  叶县  APP  重点 

华中农业大学校长李召虎:法国农业工程师的培养制度值得借鉴

   日期:2023-11-04 22:40:41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6    评论:0    

原标题:华中农业大学校长李召虎:法国农业工程师的培养制度值得借鉴

农业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科技创新离不开人才培养。

近日,在北京平谷召开的2023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上,来自全球多国农林高校的校长汇聚北京,召开“世界农业高校校长论坛”,共同探讨农业人才培养的方式与路径。

在会上,华中农业大学校长李召虎围绕“产教融合提升新农科人才培养质量”,对新农科产教融合、智慧农业专业建设等内容进行探讨。

李召虎介绍,华中农业大学农科专业在过去几十年当中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改革,35年前叫作模式1.0,提出了运用现代生物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的农科发展。10多年前进一步提出了信息技术和生物学科的交叉。5年前,我们称华农模式3.0,提出了用生物科技、信息科技和工程技术来改造和提升我们农科专业,走到了智慧农业时代。2019年,我们申请了设立智慧农业新的专业,通过交叉范式推进这个专业。

李召虎提及,如今学校选择“智慧+农业应用场景”的培养模式,希望强化智慧数字科学在农业场景当中的开发利用。

此外,李召虎还重点介绍了法国农业工程师的培养制度,并认为该制度有不少值得借鉴之处。

李召虎说,在法国,工程师不单是一个职业,更是一整套培养体系,属于精英教育,只有成绩突出的少部分高中毕业生有机会进入这一体系。

想进入工程师学院,必须先上两年预科,主要接受数理化等自然科学的培养,并有严格的考试来淘汰不合格者。李召虎说:“我见过他们的试卷,是对综合素养的考察,有难度,信息量大,重点考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预科之后要进工程师学院学习三年,第一年通识教育,第二年选择专业大类,最后一年进行了专业细分。

李召虎认为,法国工程师教育体系有三点突出的优势:一是专业设置,根据产业发展方向或是所属学科的新增长点不断灵活调整专业细分方向,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逐步细化自己的研究领域。二是产教融合,工程师教育虽面向实践但背后也有强大的基础研究团队支撑,学校教师的研究方向也和行业发展紧密结合。三是特殊学制,含两年预科共五年就可以培养出科学基础扎实且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师,相较于其他国家的本硕模式效率更高。

“我们如何在这个学位体系当中做出我们的改革,农业还是有很大的空间。”李召虎提到。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