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马灿 通讯员 邓静西
图/通讯员提供
11月4日,广州从化区首个以驻地高校社会资源举办的“从化华夏学院乡村少年宫”正式开班。来自从化鳌头镇各村居的50多名孩子在鳌头镇政府有关工作人员和华夏学院志愿者的带领下,参加了乡村少年宫开设的免费兴趣课堂,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受到孩子们的喜爱。
当天上午,悠扬的旋律在华夏乡村少年宫的舞蹈教室里回荡,舞蹈教师正在为孩子们上一节生动而又干货满满的舞蹈培训课程。在富有节奏感的歌曲伴奏下,教师引导着孩子们一步步舒展身体,活动关节,学习少儿舞蹈。
“这些孩子在6-10岁之间,虽然他们没有舞蹈基础,但都对舞蹈有浓厚兴趣。”华夏乡村少年宫舞蹈教师曾婧琳说,通过授课,让孩子们从了解自身相关情况,掌握基本功,到基本达到颈立、背直、肩沉、腿直、脚绷,培养舞感达到强身健体,训练肢体协调的目的,同时培养孩子载歌载舞的习惯和舞蹈时愉快的心态。
少年宫的美术室里,孩子们在美术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想象力,画出一幅幅形象可爱的绘画作品。看着自己亲手画出的绘画作品,孩子们脸上都洋溢着开心的笑容,课堂氛围活泼而热烈。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了解到,华夏乡村少年宫是由广州市从化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从化区关工委”)与广州华夏职业学院共同建设成立的。
广州华夏职业学院团委副书记、华夏乡村少年宫主任陈晓婷说,目前开设了舞蹈、美术课程,未来还计划新增播音主持、街舞等课程。“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化艺术启蒙培训,还将对有艺术特长和天赋的孩子进行有针对性、挖掘性培养教育,引领他们走上文化艺术的发展道路。”
为推动新时代从化区关心下一代工作高质量发展,近年来,从化区关工委牵头整合社会资源,依托在从高校、乡村小学、乡村文化站(场)、乡村闲置物业等文化教育资源,搭建起四种形态的乡村少年宫,并通过发动热心企业和个人、高校学生志愿者等共同参与,支持开展书画、舞蹈、主持、红色故事传承等公益课堂,形成常态化长效运作。
下一步,从化区关工委将建立和完善慈善机构定向支持机制,打造成为可推广、可复制的乡村少年宫建设“范本”,免费为全区农村孩子提供有益有趣的第三课堂,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为乡村少年儿童成长提供更加多元的选择和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