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乡村建设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对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发挥教育培训作用,培养一大批掌握数字技术、了解数字农业的高素质农民队伍,需要集聚智慧,共同探究。
11月6日下午,“建设数字乡村 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分论坛在重庆市潼南区举行。活动围绕数字化如何助力农业农村发展、数字人才培育如何助力数字乡村建设等主题进行主旨演讲、展开讨论,众多专家畅所欲言,助力乡村振兴。
活动中,重庆市潼南区副书记、区长李成群表示,近年来,潼南区坚持以数字化改革引领系统性变革,建成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启动潼南柠檬产业大岛建设首创首席数字官制度创新网格化加数字化“双网共治”,实施智慧养殖、特色金种品种示范园等一系列数字乡村项目,加快推动农业农村跨越发展。将以本次论坛举办为契机,激发创造张力,强化数字赋能,加快变革重塑,推动整体自治,努力以数字引领开创潼南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常务副校长(主任)党委副书记、副秘书长胡永万表示,本次分论坛邀请数字乡村领域的相关部门领导,知名专家学者、基层一线实践者,分享数字乡村,助力农村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践经验,共同探讨数字乡村未来的发展趋势。聚焦农民教育核心工作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农村基层干部深入开展素质技能教育和培训等各类教育培训,为全面提升农民的素质素养,加快培养高职农民,大力培养数字乡村人才提供“摇篮”,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中国农科院农业信息所党委书记、副所长刘继芳则对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中的不足提出思考。他希望从“五个坚持”入手:坚持统筹谋划,有序推进;坚持数据驱动,普惠共享;坚持需求应用导向;坚持创新引领;坚持多方参与,合力共建,按部就班,推动数字乡村高质量建设。
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表示,当前,全国各地都在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的经验,其中有一条重要经验就是用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挖掘乡村振兴的多种功能和农业的社会影响,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提升可持续的内生动力。
他说:“重庆的‘1+4+3+N’大的架构起来了,我认为这个意义非常的重大,它对于整个的国家数据体系标准和构建有很大的好处。将破题各自为战所形成数据的孤岛,助推乡村振兴经验互联互通,共建共享。”
论坛上,中国农科院农业信息所党委书记、副所长刘继芳通过分享国内外“数字乡村建设”的成功案例,分享了关于新时期数字乡村建设实践与思考。刘继芳表示,要加快乡村数字化的建设,随着4G在乡村进一步的深化普及,5G创新应用逐步推广,农村流通服务才会更加便捷,乡村数字治理体系也会日趋完善。
如何通过数字赋能助力乡村振兴?腾讯公司副总裁、西南区总经理蔡光忠现场分享了腾讯在数字乡村中做的探索和做法。蔡光忠表示,三年时间里,通过与农业农村部、中国农大等单位合作,开展数字人才基层治理培训、乡村CEO的培训计划,培训善用短视频推广农特产品的新农人等,在这个过程中,也积累了丰富的、可复制的经验。
随后,与会专家围绕数智赋能产业,推动农业体系迭代升级和培育数字人才,强化乡村治理数字探索2个话题开展圆桌讨论。
活动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表示,数字化时代给农业农村发展带来了革命性变化,各级农广校等培训机构作为农民教育培训主体力量,加大对数字农业农村建设人才培养培训力度,全方位提高农民素质素养,责任重大。随着科技不断进步,数字乡村助力农民教育培训,将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提供重要人才支撑。(黄亚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