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新冠肺炎中医护人员的优秀事迹作文800字

   日期:2023-11-07 22:20:16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10    评论:0    

新冠肺炎中医护人员的优秀事迹作文800字

说起本次疫情,更多的人想到的,也许会是抗疫小组的那些专家们,但是,在疫情战争中,出力最大的最艰辛的应当是那千千万万的医护人员。他们也许默默无闻,没有专家的头脑和智慧去进行科学研究,但仍会尽全力帮助身边的每一位患者。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新冠疫情中医护人员的事迹作文,方便大家阅读与鉴赏!

新冠疫情中医护人员的优秀事迹作文1

新型冠状病毒肆虐的艰难时刻,钟南山院士、无数医务人员、全国各地党员干部纷纷走到前台,直面病毒、主动请战、一线战斗……中华儿女多奇志。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浇铸起了一道阻击新型冠状病毒的铜墙铁壁。他们是这个春节最靓丽的“风景线”,值得点赞,值得仰视。

仰视这道“风景线”,我们看到了充满大爱、闪耀希望的光芒。

当湖北武汉新型冠状病毒发生后,84岁高龄、经历过SARS的钟南山院士又一次站在了台前;15名医务人员拯救病人,不顾个人安危,最终感染上了病毒;1名长时间辛勤工作后的医务人员,摘下口罩时,满脸都是创伤;全国无数医务工作者主动请战,支援武汉抗击病毒一线,截止1月28日,已经有30支医疗队一共4130人已经到达湖北开展工作,还将有13支医疗队大约1800人能够到达武汉……都说“大爱无疆”。这些行动无一不彰显大爱,是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源泉。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我们欣慰地看到,出院人数在日见增多,隔离效果在逐渐显现,治疗措施在日渐精进……形成一幅动人的战斗画卷,成为这个春节最靓丽的“风景线”。仰视他们,就好像看到了人间大爱的广阔、生命不息的希望。

仰视这道“风景线”,我们看到了充满忠诚、闪耀担当的光芒。

在后防线上,各级党员干部放弃节假日,积极行动起来,开展宣传引导,做好防护隔离,搞好检查消毒,抓好后勤保障,哪里有危险就挺在前面,哪里有困难就冲在前面,各项工作扎实有序有力进行;纵使不能站到一线的老党员老同志,也“哪怕转发一条微信,让大家不串门、勤洗手、多消毒,尽自己一份力。”公安部严厉打击利用疫情哄抬物价、囤积居奇、趁火打劫等违法犯罪行为;医疗部门走到交通路口、汽车站点,进行消毒、检测体温……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无数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不忘初心、践行使命,处处彰显忠诚品格、担当作为的风范,成为这个春节最靓丽的“风景线”。仰视他们,一切困难都不叫不困难,一切危险也都能迎刃而解,战胜困难也就只是时间问题。

仰视这道“风景线”,我们看到了充满拼搏、闪耀智慧的光芒。

与病毒抗争,就是与时间赛跑。西北某省疾控中心病原实验室负责人告诉《财经》记者,拿到标本后,实验室能在一天内筛查出是否为已知或常见病毒;而2003年爆发的SARS疫情,科学家用5个多月的时间才最终确定为新型冠状病毒;2013年的H7N9禽流感疫情,从首个病例发病到分理出病毒病确诊,用了1个多月。从隔离到检测、从检测到治疗,无数人不舍昼夜、不顾安危,硬是做出了骄人业绩。我们欣慰地看到,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最快只要2小时;抗病毒治疗、抗菌药物治疗、中医治疗,凝聚心情和汗水的各种治疗方案纷纷登场;上海传来好消息,新型冠状mRNA疫苗研发正式立项,预计40天内完成大规模生产制备……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与新型冠状病毒的抗争、拼搏,就是这个春节最靓丽的“风景线”。仰视他们,就像仰视一种生命的哲学,就像看到了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芒。

新冠疫情中医护人员的优秀事迹作文2

所谓的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题记

春节如期而至,新型冠状病毒的名字让人不寒而栗,但是有那么一群人,他们不惧疾病,坚持奋斗在第一线,他们就是白衣天使们。

在辞旧迎新之际,是他们,用大医仁心,用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敬业故事为公众安全“守岁”。

是他们,手持白纸,上面打出一行行字:“不畏惧、不退缩”“我们坚守”“亲人们勿念”……

不少人都有这种感觉,今年的春节非常安静,但却不平静。此时此刻,一批批医务人员正奋斗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的第一线。

是他们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他们责无旁贷坚守在临床一线。甚至有些已经回老家的医生专门坐动车从家乡再赶回武汉值班。回武汉的车上只有他们,列车员反复问他们是否确定要回武汉。但他们始终坚定的说是的!

时间就是生命,很多医务人员一天只顾得上吃一顿饭,一个上午都来不及喝一口水。甚至有些白衣天使在投入战斗的近1个月时间里,几乎没有脱下过白大褂。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罢了,他们和武汉、和湖北、和全国的医务工作者一道,奋斗在防疫第一线。也许,我看不清您的脸,但我知道,您在守护我们。

对医护人员来说,今年的除夕夜,注定不平凡。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战役中,我市的白衣天使冲在了最前面。除夕之夜,团圆之时,他们舍弃了和家人团聚的时光,没有丰盛的年夜饭,看不了春晚,坚守在各自的岗位。用爱守护生命,保驾护航。她们凭借专业的护理技能和高尚的职业操守为一个又一个前来的患者治疗。

她们没有轰轰烈烈的豪情壮语,只有默默无闻地坚守岗位!这是她们对社会的责任和担当,感谢春节期间仍然坚守岗位的所有护理姐妹们!祝愿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早日结束!

对于我们这些能与家人团聚的人而言,我们是幸运的,谢谢你们坚持奋斗在一线,为我们的安全保驾护航!

新冠疫情中医护人员的优秀事迹作文3

许多年以后,2020的春节,必然会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记忆:上亿人紧盯屏幕,为那些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工作者们加油助威。

向奋战在一线的科研人员致敬。战胜疫病离不开科技支撑,广大科研人员往往刚叮嘱大伙“待在家、少出门”,自己就扭头告别家人,奔赴战场;才告诫人们“不聚集、别熬夜”,自己便转身继续实验,奋战通宵。为的就是加快有效药品和疫苗研发,尽早取得这场阻击战的胜利。

向奋战在一线的医疗卫生工作者致敬,他们始终处在疫情防控最前沿,与病魔较量,把一个个生命从死神手中夺下,靠的是什么?是精湛的医术,是被口罩勒到破皮的脸颊、被汗水浸到泛白的双手,是全国各地医护人员星夜驰援武汉的无私之举。

向奋战在一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致敬。疫情防控不只是国家问题,更是各部门各单位的工作。为了控制疫情,干部们挨家挨户登记宣传,有效监测;为了火神山、雷神山等上百家疫情工作站,数千名工人师傅们通宵奋战;为了保障医疗物资供应,大批企业职工放弃春假加班生产,保障后勤……

向奋战在一线的人民解放军致敬。“在疫情面前,中国人民解放军誓死保卫人民安全!”这句话曾让不少人热泪盈眶。除夕,他们是第一批支援武汉医疗队;他们毅然接管了防疫战场。解放军来了,让武汉人民感受到了无限的温暖与幸福。

但英雄并非就是钢铁超人,他们有父亲、丈夫、儿子,女儿…和你我一样,他们也是会生老病死的普通人。平静的日子里,他们默默无闻,可当危机来临,他们挺身而出,承担起责任。这就是英雄!正是有了他们,我们才能安心地在家里;正是因为他们主动置自己于危险之中,我们享受到了来之不易的安全。他们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病毒无情,人间有爱,勇毅笃定,战无不胜。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国一定行!

新冠疫情中医护人员的优秀事迹作文4

你,逆行的背影,牵动着多少颗心。伸出你那温暖的手,托起无数的生命。一纸请战书,满满的红手印,生死线上方显你的深情……——题记

2020年的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像是蓄谋已久的战争,对我们发起了猝不及防的闪电战!当大家还沉浸在迎接春节的喜悦中时,它已经开始大张声势地恐吓着每一个人!一夜之间,各大新闻媒体满屏的都是疫情进展的情况,周围的人们不断地寻找着抵抗疫情的各种办法。药店人满为患,口罩、酒精成了一价难求的精贵物;商场、马路人可罗雀,人人戴着大口罩,用戒备的眼神互相扫视着对方,冠状病毒给大家的生活蒙上厚厚的阴影。

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医务人员义无反顾,挺身而出。他们成了逆向而行的孤胆英雄。在生死时速的生命通道上,毅然担起了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社会重任。84岁的钟南山院士,本该退休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却在国家最需要他的时候,人民最需要他的时候,再次“挂帅出征”,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看着他疲惫的身影,心中除了感动还是感动。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夜以继日,不眠不休,他们拼尽全力,与病毒较量,为生命站岗。他们逆行的背影,是庚子年最美的风景!

寒风瑟瑟,路上人烟稀少,只剩下星星点点的“小黄人”“小蓝人”,他们穿梭在大街小巷,留给我们的只是一个个逆风骑行的背影。他们默默无闻,只为给不能出门的人,送去一份温暖!

还有一群背影,我看不到他们真实的面目,只知道他们是新闻报道的书写者,他们是图片影像的记录者。他们为民生福祉急急奔走,为城市建设悉心戮力,为国家发展鼓劲呐喊。重大疫情面前,总会有他们的背影,他们不是不惧危险,只为传播最真实的声音!

还有许多背影,警察、城管、清洁工、出租车司机……不同的职业,共同守护着这座城,属于我们的城!不同的身份,共同温暖着城里的人,有情有义有担当的中国人!

新冠疫情中医护人员的优秀事迹作文5

“此事我没有告知明昌。个人觉得不需要,本来处处都是战场!”在一封抗击新型肺炎的请战书上,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女医生张旃副教授这样写道。

本次新型肺炎疫情以来,她一开始就奋战在一线,并随手记录下所行所思。

“周日夜班……要兼顾发热门诊和二楼留观室。凌晨5点到上午10点45分,一共24个医疗电话。精神一直处在高度紧张之中,体力也是极大的消耗。”

张旃所在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II科,在本次疫情暴发前已治愈出院了两批近10个病人。根据她的记录,这些病人来的时候基本都有呼吸困难的症状。经精心诊治,大都10到14天明显好转出院。此时,专家已高度警惕,要求患者出院后居家隔离。

“周二上班,我戴上了N95口罩查房。我一般不戴N95,因为戴上后呼吸没那么顺畅。周二白天感到身体疲乏无力,但无其他症状……”

繁重工作之余,张旃不忘结合临床思考。“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死亡几千万人。多年后总结,固然有病毒本身原因,更多是当年过于恐慌,病人拥至医院。呼吸道变异病毒不是第一次侵袭人类,也不会是最后一次,恐慌没有必要。”

1月18日,随着疫情全面发展,作为科室党支部书记的张旃,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党委写下请战书。

“我申请长驻留观室,对病人进一步分检,这样可减轻其他医生负担,病人也可获得延续性治疗,留观室床位也可以流动起来。”

写下请战书之时,张旃注明,此事没有告知自己的丈夫——同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工作、担任神经外I科副主任的李明昌教授。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