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两场生动有趣的稻田研学活动在张家港市南新村丰产方开展。本次研学活动旨在通过农文旅资源融合的方式,让学生们在欣赏田园风光的同时,体验“粒粒皆辛苦”的粮食生产过程,提升对中华农耕文化的认识,感受劳动带来的喜悦,收获美好的成长记忆。
研学·理论讲堂
“南新村依托辖区现有资源,打造乡村品牌形象,融合农业研学、创新乡村业态,以‘研学+乡村’模式带动村集体经济、助推乡村振兴,同时让学生们走进乡村,踏足田间地头,引导了解农耕文化,增进知乡爱乡情感,切实体验耕作、秋收过程,以此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南新村党委书记王幽兰在研学讲堂上介绍道。
南新村青年党员同志杜沁妍给学生们讲述了一粒米的前世今生,从田间到餐桌上,一粒米究竟经历怎样的奇遇?揭秘一碗饭背后的故事。学生们通过影片了解袁隆平禾下乘凉梦的伟大设想,了解水稻的生长知识,感受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学生们在南新村党员干部严陈飞的带领下,通过参观农机库,了解最新高、精、尖的机械,领略到了现代农机的魅力。在南新村农机库,学生们看到了先进的拖拉机、播种机、机器人浇水、农用飞机、联合收割机、水肥灌溉系统等,讲解员为他们介绍了每一种农机的用途。学生们还在讲解员的安全引导下兴奋地爬上了农机。
接着,学生们在爱上网庞吉尧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了如何利用五谷制作五谷画,通过老师的现场教学,学生们认识了各类五谷,学习了五谷的特点、发展历史等知识,让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辨别五谷杂粮。
谷物的形状各异、色彩不同,用它来组成画面,具有天然的美感。学生们通过动手制作五谷画,丰富了想象力和创造力。
研学·自然课堂
理论讲堂结束后,学生们在南新村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了南新千亩丰产示范方。学生们乘坐稻田观光车,环绕稻田一周,观看农机收割水稻,体会“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风吹稻浪,金黄色的稻谷在阵阵秋风中散发着稻香。学生们在南新村农耕张师傅的指导下,割稻子、打谷子、扎稻花,把桔梗制作成稻草人,感受着大地的礼物,收获着自然的馈赠。
其中,高年级的学生们拿着镰刀,在父母的帮助下在稻田里一把一把地割水稻,亲身感受收获的喜悦。而低年级的学生则参与了与稻子脱粒等有趣而具有挑战性的体验项目,亲身体验稻谷蜕变成大米的操作过程。
此次研学,学生们走出课堂,真切体会到了时代的发展、农业的进步。从“刀耕火种”到“精耕细作”,再到农业现代化。稻田研学让孩子们增长了见识,懂得了节约,深刻体会劳动的意义和乐趣。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黄玉琴
校对 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