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南阳11月13日消息(记者 彭华)11月12日,南阳市新野县樊集乡刘庄村、后河村、陈河村等地种植的生姜迎来丰收季。新鲜的生姜味伴随着泥土的芬芳扑面而来,姜农们正抢抓农时拔姜、分拣、装箱,一派繁忙景象。
生姜喜获丰收(央广网发 张涛 摄)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樊集乡位于新野县北部,白河环绕,气候温和湿润,土地肥沃,发展蔬菜产业有着良好的自然条件。樊集乡在发展钢葱特色产业的同时,依托得天独厚的疏松肥沃土壤优势,瞄准适宜本乡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钢葱、生姜等种植品种,落实扶持政策,把钢葱、生姜做成强农富民、乡村振兴的大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该乡已摸索出一套适合当地发展的农业特色产业种植模式。
色泽鲜黄的生姜(央广网发 张涛 摄)
规模化生姜种植这一劳动密集型产业,从种植到后期采收都需要大量劳动力,直接带动了当地村民乃至周边村民就近就业增收。该乡年纪较大的群众不用外出打工,也不耽误照顾孩子,一天工作七八个小时能挣六七十块钱,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务工挣钱。生姜种植作为樊集乡党委政府大力扶持的又一特色农业产业,不仅产量高,而且据目前市场行情来看,价格也非常可观,将给姜农们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
生姜大丰收,销路也不愁。樊集乡刘庄村、后河村产出的生姜块大肉厚、色泽鲜黄、味辣皮薄,吸引了各地客商前来收购,收购商根据生姜的品质分级进行收购,远销全国各地。
生姜喜丰收(央广网发 张涛 摄)
在种植模式上,樊集乡采用大户规模种植与农户分散种植相结合的模式。该乡农业服务中心的农技人员经常深入田间地头全程跟踪服务指导,实现生姜产业价值与利益的最大化,促使生姜种植成为樊集乡继钢葱之后的又一特色富民增收的新产业。
下一步,樊集乡将继续积极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引导群众发展钢葱、生姜种植,通过采取“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推进订单农业,打造高效农产品优质品牌,实现技术服务指导和产销有效对接,推动特色农产品向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发展,让特色种植致富一方农民,振兴乡村经济,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助农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