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药厂  小品 

安徽铜陵白姜、浙江仙居杨梅,联合国认定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日期:2023-11-13 22:40:23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4    评论:0    

原标题:安徽铜陵白姜、浙江仙居杨梅,联合国认定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再添三位中国“成员”,其中两项来自长三角!

近日,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式认定河北宽城传统板栗栽培系统、安徽铜陵白姜种植系统、浙江仙居古杨梅群复合种养系统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来自浙皖的这两项农业文化遗产有多厉害,何以吸引世界目光?

一块白姜

在安徽铜陵,独特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孕育出了当地特有的白姜。在这片位于长江沿岸、江南一隅的土地上,种植白姜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吃姜也早已成为这里的习俗,一直温暖着铜陵人的口和胃。

铜陵白姜的优良品质,除了有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的造化外,更离不开在千百年传承和发展中所形成的独特种植系统。

其中,姜阁保种催芽、高畦高垄栽培、搭棚遮荫生长三项栽培技艺是铜陵白姜独特种植技艺的精华所在,是世代姜农在两千多年的种植历史中总结出的农耕智慧,并被形象地概括为“深挖起垄,切芽播种,搭棚遮荫,收获手拔,姜阁储种,炉火催芽”二十四字口诀。

“在长期的农耕实践中,铜陵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白姜文化,每年秋天白姜收获季节在铜陵街头总能看到百姓刮姜、晒姜、腌姜的场景。”白姜研究会副会长刘家有表示,每年清明时节,铜陵会举办“下姜阁”活动,举行开姜阁仪式,唱开阁歌;秋分时节,举办“开市”活动,包括朗诵白姜颂文、拔姜、“姜王”评选等内容。

铜陵白姜“块大皮薄、汁多渣少、肉质脆嫩、香味浓郁”,素有“中华白姜”的美誉。目前,铜陵市白姜种植面积6000多亩,开发出糖醋姜、酱汁姜、糖冰姜等80余种产品,总产量超1万吨,年综合产值约10亿元。

一颗杨梅

俗话说,中国杨梅看浙江,浙江杨梅数仙居。台州仙居是世界人工栽培杨梅起源地之一,距今已有1600年的杨梅栽培史。

仙居有着世界上最大的古杨梅种质资源库,全县共有杨梅品种19种,其中仙居特有古种6种;现存百年以上的古杨梅树1.34万株,其中五百年以上的108株,千年以上的28株。

浙江仙居古杨梅群复合种养系统是仙居乡民千百年来的经验创造,也是遗产地区别于中国其他古杨梅主产区最显著的独特之处。

该系统是“梅—茶—鸡—蜂”有机结合的复合型山地农业模式,杨梅为茶树提供散射光、保水保肥、阻风抗寒,为仙居鸡提供活动空间和饲料来源,仙居鸡的日常活动则为杨梅除草除害,仙居鸡的粪便及草本植物的腐殖质为系统提供优质肥料。仙居土蜂为系统内蜜源植物授粉,保障生物多样性平衡,并为农民增加产业收入,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

各个物种之间的物性配合,实现了1+1>2的功效。古杨梅群复合种养系统在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控湿调温、空气净化、森林防火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一种典范

长三角地区地势低平、湖泊众多、河渠稠密、水田连片,素有“鱼米之乡”之称。在此之前,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浙江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浙江庆元林-菇共育系统等5项来自长三角的农业文化遗产被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向下滑动查看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统究竟是什么?它是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的旗舰项目,认定标准要求入选遗产系统必须具有全球重要意义,带来公益价值,支持并保护粮食和生计安全、农业生物多样性、可持续的知识和实践体系、社会价值与文化,且景色秀美并与周围自然环境紧密结合。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已经实施了20多年,有效展示各类传统农业实践,助力农业粮食体系适应气候变化。”粮农组织副总干事玛丽亚·海伦娜·赛梅朵指出。

截至目前,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网络现共包含86个遗产项目,分布在全球26个国家。其中,中国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增至22项,数量继续保持世界首位。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