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京秦高速  作业  窗帘 

专家学者“把脉”探讨成都农村产权交易规范化建设

   日期:2023-11-16 22:24:36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5    评论:0    

原标题:专家学者“把脉”探讨成都农村产权交易规范化建设

红星新闻网(记者 李慧颖)11月16日报道今日,“蓉城述见——谈成都这场事关农村的改革”主题研讨活动在成都学习强国街区顺利举办。我国“三农”问题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可持续发展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温铁军、中央党校经济学教授徐祥临,中国乡建院创始院长李昌平,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董筱丹在现场,与来自成都市纪委监委、农业农村部门、成都交子金控集团部门单位有关负责同志,以及来自我市部分党代表、人大代表、市监委特约监察员、专家教授、基层干部、四川农大学生代表、成都农村产权交易所等各界代表对话述观点、相见论改革。

本次研讨活动以温铁军教授团队赴成都开展基层产权规范交易实地调研成果为讨论主题,就成都开展 “应进必进、阳光交易”农村产权交易规范化建设工作一年多来的改革实践为切入,通过从专家学者视角看发生在成都这场事关农村的改革,在推动农村资源变资产,重构新型集体经济上的改革价值思考和体现。

对话课题组主要成员温铁军、董筱丹就前期赴成都开展基层产权规范交易实地调研的所观所感以及引发的变革效应,与现场主持人和观众面对面,对话述观点,相见论改革。

随后,现场对话经济学者、三农专家徐祥临、李昌平,围绕农民利益维护、农村生产方式变革、激发市场活力等,就成都推进基层产权规范交易工作带来的影响,开展深入研讨、提出问题和建议。

据悉,去年6月以来,成都开启了农村产权交易规范化建设改革,以成都农交所为统一交易平台,积极探索农村“三资”“应进必进、阳光交易”,防范农村“微腐败”,助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在改革实践中,成都市制定出台了《成都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制定交易实施细则、分层运行机制、搭建大数据监测预警体系、强化农交平台廉洁监控构建三级风险防控体系,助推基层产权规范化建设。

改革推进中,更是将城市社区一并纳入清查核实范围(参照使用农村产权清查核实指标体系),实现了从农村“三资”到涉农产权、从农村地区到城市社区全覆盖基层产权的交易范围拓展,有力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向基层延伸。

据悉,通过一年的探索,成都全面全域纵深推进“应进必进、阳光交易”农村产权规范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成都农交平台已累计成交农村产权10840宗,交易规模达到236.92亿元,“应进必进”资产类业务最高溢价率591.90%,资源类业务最高溢价率686%,仅资产资源类直接为农民集体实现增收5500.96万元;

农村工程建设项目、村级货物项目、服务类项目“必进”4703宗,成交金额14.32亿元,较项目对应预算资金节约2780.31万元,平均节资率5.9%,最大降幅达到76%。

成都市“应进必进、阳光交易”农村产权规范化机制体系被中国纪检监察报等权威媒体多次关注报道,全国20余个省市前来考察学习。

活动之前,温铁军教授一行还参加了成都基层产权交易规范化建设座谈会,与成都市纪委监委、市农业农村局有关领导就“应进必进、阳光交易”基层产权规范化建设进行交流探讨。并听取了成都农交所关于农村产权交易规范化建设的最新进展。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