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
元江县因远镇北泽坝有一个
农业大棚光伏发电示范项目
是云南省第一个农光结合示范项目
涉及因远、北泽、安定3个村(社区)
7个村(居)民小组、655户农户
用地面积1450亩
(园区大棚占地约800亩)
如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盘活棚底农业种植
助力群众增收
元江因远九村益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有妙招
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强化烟基设施配套建设
围绕“156”示范工程有关要求,投入近180万元,着力提升园区内烟田设施装备综合配套水平和烟叶综合生产效率。各小组核心烟区新建、修缮水利设施,进一步完备机耕路,抢抓节令适时移栽,积极开展抗旱保苗。
(二)科学种烤,助力烟叶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精细种植管理。不断为烤烟移栽管理赋能,从标准化整地理墒,到连片集中移栽,再到科学精准施肥、精细管理,都在为烟叶质量打基础。二是商品化烘烤。改变传统烟叶烘烤模式,逐渐淘汰土窑烘烤,转变为电能烤房,并聘请专业人员负责烘烤,不仅省时省力,而且出炉的烟叶质量好,等级明显提高,烟叶耗损明显降低,今年北泽村商品化烘烤出窑干烟为2.16万公斤。
(三)养地增收两不误
坚持粮烟互补,在“烤烟+”产业上再发力,大力发展优质烟后产业,进一步提升土地利用效率,拓宽增收渠道。今年九村益农公司种植KRK26烤烟100亩,实现烟叶收入57.86万元。在元江县分公司的帮助扶持下,实施了烟区产业综合体试点项目,发展烟后作物种植,推广烟后“烟+ 鲜食玉米”、“烟+玉米制种”,“烟+鲜食玉米+绿肥(茗子)”,与蒙自贡赢种苗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形成“双订单、双合同”非烟产业订单生产。在7月下旬套种鲜食玉米100亩,约85天可收获,预计增收超25万元。10月底鲜食玉米收获后种植茗子,茗子能改良土壤,提高土地复种指数、拓展第一产业发展,实现农业农村“撂荒地”里再生金,为明年烤烟种植提高产量。同时充分发挥土地流转稳定核心烟区、提升烤烟产业效益的作用,并统筹轮作烟田、烟后与非烟产业的发展,构建以烟为主的综合发展、相互促进的稳定生产模式。
(四)打造产业工人队伍,带动群众共同致富。
种烟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打造和经营好一支相对稳定的产业工人队伍对公司来说十分重要。依托土地流转后产生的劳动力,公司按照年龄结构和人员素质划分,结合生产的不同环节用工需求进行配置,稳定用工队伍在20人左右,高峰期用工能达到130多人,提高了村民参与烤烟及烟后产业发展的积极性,通过劳动用工的方式,既有效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务工问题,解决土地流转后烟农就地就近就业问题和种烟大户用工难、用工贵的问题。又能进一步示范带动专业化种植管理技术水平。
下一步计划
一是始终坚持烤烟支柱产业地位不动摇,全力服务和发展烤烟产业,明年九村益农公司计划种植烤烟520亩;
二是积极探索休耕轮作“新组合”,持续改良土壤,提升土地产出价值;
三是大力推动招商引资,持续推动与元江若愚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合作投建食用菌菌种(菌棒)加工厂、与云南勇良种业有限公司合作的制种玉米等产业发展,利用光伏棚开展食用菌(如平菇、榆黄菇、香菇、羊肚菌等)种植,形成“烤烟+农作物+食用菌”特色种植模式,拓展收入渠道。
来源:因远镇
编辑:孙桂江
初审:张 荣
复审:刘政佳
终审:杨建斌
校对:李 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