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南京专场举行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向前
“作为一名在南京求学的河南学子,能在南京参加河南组织的专场招聘活动,来招聘的单位又都是优质单位,我们非常开心,更是感受到了河南对人才的渴盼和重视,内心也希望能回到老家河南工作。”11月18日,第六届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省外招才引智系列活动——南京专场在南京理工大学举行,来到现场求职的东南大学博士刘威说。
本次专场活动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重点围绕河南重点行业、新兴产业、重大战略的人才需求,特别是聚焦河南省科学院、河南省实验室、“双一流”高校等重点创新平台对高端人才的迫切需求,结合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招才引智。
“通过前期广泛征集和精心筛选,共有130家用人单位来到现场招聘,其中,事业单位85家,企业45家;人才需求1.2万人。活动现场还设置了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和‘博士后专区’,为求职者解读政策、一对一提供服务。”第六届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组委会办公室有关工作人员介绍,除现场招聘外,此次活动同步启动了线上VR招聘,共有300家用人单位在线上设展,其中,事业单位134家,国有企业67家,民营企业99家;人才需求1.4万人。
记者在活动现场看到,河南省科学院、墨子实验室、中原食品实验室等代表河南创新发展能力的招聘摊位前,聚集了一拨又一拨的求职者。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洪先永老家是河南永城,这是他第一次在异地参加老家的专场招聘活动。“来招聘的单位数量多,质量高,用人需求迫切,让省外人看到了河南在创新发展上的奋力拼搏和积极进取,展示了河南的发展潜力和未来前景。”他说,他已经和来到现场的两三家用人单位深入交流,留下了简历,进入了用人单位的招聘微信群,回到河南工作是自己的心愿,争取心想事成。
熟悉的老家城市,亲切的老家话语,诚挚的老家邀请,专场招聘活动既为河南籍学子搭建起了回老家工作的桥梁,也令外省学子感受到了河南对人才的重视。焦作科瑞森是一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他们在研发工程师的招聘待遇中有一条是“入职即入编”。这该如何理解?招聘负责人马志浩介绍,焦作市专门拿出几百个“人才专项”事业编建立“人才编制池”,引进的青年人才一方面可以享受编制,另一方面能到企业工作、享受企业待遇,一定时间的服务期满后,人才可以选择留在企业继续工作,也可以选择到相关事业单位。对此,老家湖南的求职者刘豪说,这个政策很有吸引力,让求职者解除了后顾之忧,到焦作市工作的青年人才可以更好地规划人生道路,适合事业单位的去事业单位,适合企业的去企业,总之有事业编的身份“兜底”,能够更安心地做自己擅长做的事情。
近年来,河南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制定出台一揽子人才引进政策措施,从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激励、保障等方面对人才政策进行了系统升级、全面优化,对青年人才科研创新、成长发展和生活安居给予全方位支持和保障。各地根据实际情况,也在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中原食品实验室招聘人员向应聘者介绍,实验室诚揽天下英才,引进的人才不但可以享受实验室所在地的常规性人才政策,还能享受专门为高层次创新人才量身定制的六种自主选择支持模式,内容包括解决人才住房、子女入学、薪酬模式、就医保障、编制服务、资金支持等六个方面。
根据统计,活动当天,来自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河海大学等20余所知名高校的近3700名学子到场应聘,1378人达成初步签约意向,其中博士450人,硕士771人,本科157人。通过绿色通道现场办理事业单位聘用通知21人,办理博士后进站人员91人。
据了解,第六届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共有6场省外招才引智活动,已举办5场,最后一场将于11月25日在武汉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