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首届“党的好儿女”演修班圆满结束,戴玉强履新三月向河南父老乡亲交上“优异答卷”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温小娟
11月15日,初冬时节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
当天晚上,郑州郑东新区美丽的如意湖畔,上演了一场“党的好儿女”中国红色经典民族歌剧片段音乐会。从《白毛女》《洪湖赤卫队》到《沂蒙山》《银杏树下》,再到《党的女儿》《江姐》《野火春风斗古城》,一部部历久弥新的红色经典民族歌剧,在河南艺术中心音乐厅华丽绽放,一个个令人肃然起敬的英雄形象跃然于舞台之上。
这场精彩的演出作为中国·河南首届《党的好儿女》歌剧演修班项目的重要成果,意义非凡。正如郑州大学河南音乐学院院长戴玉强所言,这是一堂“音乐厅里的思政课”,为的就是告诉年轻人,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同时,以歌剧之名,播撒一批种子等待燎原。
履新近三月,戴玉强为河南父老乡亲交上第一份“优异答卷”
为打造中原文化品牌,培养高质量音乐人才,推进歌剧艺术普及与专业水平提高,为中国民族歌剧发展培养和储备优秀人才,今年10月19日,由河南歌舞演艺集团、郑州大学河南音乐学院共同主办“中国·河南首届《党的好儿女》歌剧演修班”正式开班,学校、院团两者“强强联合”,面向全国招生,吸引了305人报名,最终82人面试入围,不仅有学校老师,还有剧团演员、声乐爱好者等等,他们要进行为期近一个月的集中培训。
演修班导师阵容更是令人艳羡,集著名歌唱家戴玉强、程桂兰、陈静、舒平、黄慧慧、孙戈弋、刘燕、曲学选、王丽达等众多艺术名家为导师。
“这次歌剧演修班,我们邀请了省内省外20多名专家,手把手地教给这些年轻的学子们专业的歌唱技艺和知识,让他们这样的一个机会和平台展示自己。”演出现场,戴玉强坦言,建立一个好的音乐生态,是举办这次活动的初衷。他说,既然我来到河南,就会把我身后的资源都带过来,一起来建设我们的河南的音乐事业,同时也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够带动整个社会对艺术的关注,对音乐的支持。
这场“党的好儿女”中国红色经典民族歌剧片段音乐会演出注定“非同寻常”。
跟往常的名家大腕强大演出阵容不同,这场演出中,“名家大腕”成了幕后英雄,年轻的学生、演员走上舞台中央尽情施展才华,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演员们在舞台表演中充分展现了高超的艺术水平和专业素养,不仅在歌唱、吟诵与道白中,精准地体现了歌剧人物自身的性格特点,在眼神、步态、身段、手势等方面,也充分展现了传统戏曲的艺术特点,展现了中国民族歌剧独特的艺术魅力。
享誉全国的国家一级演员程桂兰,为学员们排演了其主演过的大型民族歌剧《党的女儿》片段,看着孩子们在舞台上“脱胎换骨”大放异彩时,她被深深感动。“这些学生都非常努力,在短短的时间内,学到了中国歌剧演员所具备的素质。希望通过我们的传帮带,让我们中国民族歌剧后继有人。”程桂兰说。
现场观众及网络直播平台上的数万名观众无不为演员们动情的表演所震撼、所打动,纷纷在直播平台中留言:
“戴老师走到哪里,就把歌剧的种子播到哪里,河南歌剧振兴,文化振兴指日可待”“现在就需要这样的红色剧目,引导人、教育人、鼓舞人”……
就在今年的8月21日,戴玉强受聘为郑州大学河南音乐学院院长,这标志着河南高层次音乐类院校建设迈进一大步,让无数音乐学子兴奋不已。
“20年前,我来郑州参演大型交响音乐情景剧《木兰诗篇》,与河南结下情缘。今天这份沉甸甸的聘书既是信任和重托。”戴玉强当时就许下承诺:我唯有加倍努力、勤奋工作,不辜负河南父老乡亲的信任和期望。他希望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发挥自己在音乐领域的影响力,想方设法吸引名校名家合作,千方百计吸纳名师名匠加盟,为学院师生和河南音乐界人士搭建交流、展示、互动平台,擦亮河南名片,传递中原声音。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戴玉强任郑州大学河南音乐学院院长以来,短短时间内就谋划了“中国·河南首届《党的好儿女》歌剧演修班”项目,跟河南歌舞演艺集团、跟国内名家合作,由衷地希望培养出一批年轻的歌剧人才。
戴玉强做到了。他以孜孜不倦的实际行动,向河南父老乡亲交出了第一份优异的答卷。
河南举办首届《党的好儿女》歌剧演修班,有着怎样的重要意义?
“参加这次演修班,我才真真正正感觉到的歌剧的魅力,也激发了我对歌剧的热爱。经过老师们的指导,学习到了许多之前从未接触到的东西。”;
“在排练过程中,各位导师的艺术修养和敬业精神让我受益匪浅。他们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精湛的艺术造诣,引导我们深入理解角色,准确表达情感。”;
“以前没有机会去演歌剧,现在能够有这样的机会参与其中,对于我们职业生涯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历。导师们真的把我们当成自家的孩子,教导我们要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地把内功修炼好。”;
……
在“党的好儿女”中国红色经典民族歌剧片段音乐会演出结束后,学员们纷纷表达了自己这段集训经历的收获与感悟。
在河南歌舞演艺集团的排练厅里总能看到名家大腕导师们忙碌的身影,他们争分夺秒手把手地传授自身毕生的经验积累。正如大家所言,导师们真的是把所有学员都看成自己的孩子,想让他们把每个角色塑造好,在观众面前唱出文化自信,让全世界人来看中国的民族歌剧。
国家一级演员、河南省音乐家协会主席、河南省歌剧团团长陈静说:《党的好儿女》演修班遴选了中国歌剧红色经典剧目片段来排演,通过导师们地悉心指导,无论是对作品的处理,还是舞台上的一个表演,都会有一个大幅度的提升。中国歌剧就是中国音乐舞台上的一颗明珠,我希望年轻演员能把它们采集好,能作为我们歌剧事业未来的接班人。
“作为前辈,我们是真心希望把优秀的曲目、剧目传承好,让更多的年轻人理解、读懂和爱上咱们中国的民族歌剧。”在女高音歌唱家刘燕看来,河南籍演员形象好、嗓子好,但欠缺从院校走上舞台的一个“链接”过程,而我们要做的就是给演员搭建从院校走向舞台的桥梁。
“学习声乐的话,走向歌剧算是走向了最高巅峰。”河南省音协副主席黄慧慧说,作为热爱歌剧的人,我们河南省大有人在,只是没有机会近距离接触这些专家的指点,这次歌剧研修班,所有学员都在原有的基础上不停地提升,在超越以前的自己,这就是最大的收获。更重要的一点,他们埋下了热爱歌剧的种子。
河南歌舞演艺集团由河南省歌舞剧院“事改企”后组建而成,是全国院团改革试点单位,曾经打造了《木兰诗篇》《蔡文姬》《朝阳沟》《银杏树下》等多部经典歌剧。今年,省领导深入河南歌舞演艺集团调研时,指出“河南高质量发展需要高水平的文艺院团”。 河南歌舞演艺集团董事长刘志峰说,这次和郑州大学河南音乐学院合办“演修班”,对于提升我们集团的演出水平,深化集团改革工作,创新文艺院团、文艺院校“院团合一”、学演结合的运行机制、培养模式,无疑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他透露,这样的培训班,明年计划和郑州大学河南音乐学院再合作举办三到四期,为河南培育更多的高水平音乐人才。(图片/吕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