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张宇
根据房山区住建委提供的全区房屋受损情况第一手数据,组织开展灾后农村房屋翻修重建施工合同专题研究,建议区住建委制定《农村建房施工合同范本》……12月1日,房山法院联合房山区住建委召开新闻通报会,通报房山法院助力农村地区灾后重建的三点举措,作出法律提示;区住建委向辖区推行《农村建房施工合同范本》。
发布会上,房山法院副院长佟淑介绍,房山法院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前沿阵地作用和法官工作站深入群众优势,成立法律咨询服务队,组织法官到受灾严重的五个乡镇提供法律服务;以诉源化解矛盾纠纷工作为重点,组织干警开展“涉灾矛盾专项解纷活动”,妥善推进“灾后普法及释法说理工作”。
“我们以防范风险为路径,规范农村房屋重建;以源头解纷为基础,及时高效化解涉灾矛盾;以司法为民为指引,保障群众生产生活秩序。”发布会上,佟淑从三个方面介绍了法院如何助力辖区灾后重建工作。
据悉,房山法院还开通了涉灾纠纷“立案咨询+多元化解”绿色通道,组建“法律志愿服务队”,前往韩村河镇、周口店镇、琉璃河镇等受灾地区,调研乡镇具体需求,开展长期定点支援和轮班志愿服务,向前一步,从源头上预防化解群众矛盾纠纷。
发布会上,房山区住建委副主任荣春海指出,特大暴雨灾害发生后,房山区住建委全力推进灾后房屋评估、修缮、建设等相关工作;在区法院的建议下,及时发布《农村建房施工合同范本》,切实保障修缮重建村民的合法权益,确保受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
针对农村建房施工合同纠纷中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窦店人民法庭庭长李亚丽提出专业性建议,翻建房屋前要签订详细的书面建房施工合同,实时跟进工程,完工后及时结算验收。
据悉,今后房山法院将进一步落实市委、区委“一年基本恢复、三年全面提升、长远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统筹灾后重建和法治建设协同发展,向前一步、主动服务,用实实在在的、贴合法庭特色的方式方法解决辖区街道乡镇、基层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用法律白皮书、特色法官工作站、普法驿站等鲜活管用的方式举措,将诉源治理工作深化落实,践行司法为民担当,为灾后重建工作提供有力司法服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