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药厂  小品 

《河南日报》今日推出“改革开放的河南实践”开封篇:开路先锋

   日期:2023-12-11 10:24:53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7    评论:0    

原标题:《河南日报》今日推出“改革开放的河南实践”开封篇:开路先锋

《河南日报》今日推出“改革开放的河南实践”开封篇:开路先锋

2023年12月11日《 河南日报 》第01、09 版

繁体“开”字之形,如双手开门。“开”,开拓创新勇毅前行;“封”,守住古都厚重底蕴。开封自古就是一座开放度很高的城市,特别是北宋时期,“人口逾百万,货物集南北”,繁华昌盛,是一座世界性大都市。

今天的开封,经历了改革开放45年的洗礼,更以古闻名、以新出彩。从骨子里讲,开封推开的这个“门”,就是思想解放之门、改革开放之门、创新发展之门。

开封,开封,勇做全省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开路先锋。进入新时代,开封牢记嘱托,按照省委赋予的发展定位,全力演绎改革开放的新故事,向开放要活力,在开放中求发展,抢滩攻坚,奋力跑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当前,河南发展千帆竞发,开封更须奋力冲刺、冲锋在前,以改革纾发展之困、汇各方之力,以开放聚创新之势、谋共享之福,改革开放兴市正当其时。

责任在肩,时不我待,开封发展的步伐铿锵有力。

抢抓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郑开同城化等重大战略机遇,发展优势凸显;经济技术开发区、自贸试验区开封片区、综合保税区3个国家级开放平台,开放势头强劲;中国开封菊花文化节、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郑开马拉松等,步步走向世界;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高端化工、农副产品加工、纺织服装和现代家居、新材料、生物医药、氢能、储能等现代产业,迸发强劲活力……

认认真真实干,实实在在发展,一个个高质量的项目、一次次国际化的盛会,见证着古城改革发展、扩大开放的足迹,诠释了“开”字的浓浓意蕴。

今天的开封,坚持制造立市战略,已然挺起了“制造脊梁”,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高端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储能等现代产业体系日益成熟,在打造百亿级龙头企业、千亿级产业集群中发挥着强大引擎作用。

今天的开封,坚持文旅强市战略,延续千年历史文脉,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传承弘扬焦裕禄精神,以文培元、以文聚力、以文兴业、以文化城,构建起大文旅发展格局,把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可感知、可体验、充满时代气息的文化创造,用文化之光照亮现代化建设之路。

今天的开封,坚持改革开放兴市,全力搭建大平台,在“项目”和“招商”两个关键抓手上下功夫,以大谋划、大招引推进大建设,形成了层次分明的制度型开放政策体系,成立4个外资专班,主动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汴货通全球”的步伐越走越快,不临海、不沿边的内陆城市变身为开放的新高地。

历史上的开封曾经辉煌,今天的开封机遇叠加,未来的开封定然前景光明。改革开放45年的经验证明,实现大发展,需要大开放;唯有大开放,才有大发展。

在开放中创新是最大程度的开放。开封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大力培育和引进创新引领型企业、平台、人才和机构,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和核心竞争力作用,推动传统产业迭代升级、新兴产业抢滩占先、未来产业破冰布局。

开封市科学院、河南大学科创中心、河南省碳基新材料中试基地运行良好,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实现县(区)全覆盖;培育一流创新主体,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实现全覆盖;构建一流创新生态,全市“三高一新”产业增加值增速均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观念一变天地宽。开封立足重大战略在开封叠加聚集的优势,持续扩大对外开放,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让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重大原创性成果实现突破,一流创新生态基本形成;开放平台更加完善,综保区交通、信息、综合配套等设施及功能更加健全,自贸试验区开封片区制度创新走在全国前列,开放型经济规模质量实现跃升,对外开放能级显著提高。

以开放促创新,以创新促发展。前瞻30年,开封积极谋篇布局未来产业,开封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全钒液流电池项目,不仅创造了项目引进、落地、投产的“开封速度”,更成了全市科技创新的典范。

谁能在创新上抢先一步,谁就能在发展上胜出一筹。开封以大改革、大创新实现大发展,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定力、耐力,立足实际,坚定走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之路,在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中奋力前行。

处处生机浓,景色更迷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信心有多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步伐就有多快。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描绘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版“清明上河图”,开封全市上下正以只争朝夕的拼劲、久久为功的韧劲,持续全力冲刺。

开封,开封,开路先锋!

2023年12月11日《 河南日报 》第 10 版

锲而不舍拼经济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开封市委、市政府以披荆斩棘的“开路”劲头、舍我其谁的“先锋”姿态,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全力“拼经济”,抓大项目、大抓项目,热潮涌动、活力澎湃。

改革开放已成为开封勇做全省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开路先锋的加速器和主动力。

在中国开封第41届菊花文化节期间,开封市围绕汽车及零部件、精细化工、农副产品加工产业等主导产业,累计举办11场专题招商活动,共计签约92个产业项目,总投资额443.43亿元。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时下的开封,一个个项目里,跃动着发展的强劲音符,塔吊林立,建设正酣。

项目招引聚动能

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产业。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

开封市以大谋划、大招引推进大建设,以大改革、大创新实现大发展,清晰传递出全力拼经济的坚定决心和信心。

“重点项目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是稳定经济基本盘的‘压舱石’。”开封市政府重点项目建设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他们紧盯产业结构调整、新兴产业发展、科技创新赋能等重点领域和方向,超前谋划、主动作为,引进了一批引领性强、成长性好的大项目,形成了开工建设一批、签约落地一批、洽谈储备一批的重点项目滚动建设格局,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准确把握投资方向、集中优势资源力量,着力在招大引强、招先引优、招新引特上下功夫,开封市提前半年分领域、分片区、分专班谋划项目,高标准绘制产业招商图谱,积极谋划布局科技创新、建链补链强链、基础设施等具有支撑性、引领性的项目。

择高处立才能看得更远。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开封围绕重大战略机遇谋项目、围绕延链补链强链谋项目、围绕补短板强弱项谋项目,发挥比较优势,用好国家级开放平台等优势,创新招商思路,吸引了众多优质项目落地。

古城开封正以全面“开封”的姿态,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无限机遇和广阔空间,吸引着四面八方的客商。

优化环境促建设

项目引进来,早建成、早投产才能更好发挥其高质量发展强引擎作用。

开封市狠抓项目落地,优化项目审批、优化项目融资、强化用地保障、抢抓项目进度。紧盯目标,明确时间表、落实责任人,用目标倒逼责任、用时间倒逼进度、用督查倒逼落实,确保每一个重大项目稳步推进。

引进来,更要留得住。开封市委、市政府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让客商在开封投得放心、干得顺心,全力发挥项目建设的最大效益。

为营造有利于项目建设的环境,开封市持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全面推行“标准地+承诺制”,坚持重点项目联审联批研判,实行重大项目“即报、即审、即批”。同时,开发重大项目远程督导APP,实现全领域覆盖、全环节跟踪、全过程监管,督导项目高效率建设。

着眼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开封创新之举不断:

试行重大项目预审批办法,压缩项目审批时间6—8个月,其中,平原智能项目创造了不到3个月完成从立项到开工的“开封速度”,边建设、边搬迁、边生产,一年时间投产达效;

深化“万人助万企”活动,创新开展金融服务、用工服务、用地服务、环保服务“四下基层”活动;

4000名助企干部一对一服务,企业满意率100%;

河南自贸试验区开封片区充分发挥制度型开放“试验田”作用,推行首创性、集成性的改革举措,商事制度改革等领域的创新经验在全国推广;

高效能服务保障项目,坚持“扫码入企,无事不扰”,主动对接服务、合力解决难题;

……

项目建设,环境是基础,服务是关键。在开封,一个个项目成了产业,带动着地方发展。

制造立市下真功

进入新时代,开封逐梦前行,全力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把制造立市战略放在发展的首要位置,出台政策、建立机制、采取措施、详细部署,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高端引领,持续提质发展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引导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迈进,加快实现由“制造”向“智造”转变。

特别是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大力实施制造立市“十项行动”,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进行全方位擘画。市领导多次深入县区、企业,调研制造业发展情况,推动制造立市“十项行动”见行见效;各县区立足自身实际,加快补齐制造业发展短板;各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全力做好服务,助推制造业转型升级。

如今,走进开封的企业生产车间,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过程,高端化、科技化的产品,都彰显着制造业的发展变化。奇瑞汽车河南有限公司打造的现代化智能生产线,已实现冲压、焊装、内外喷漆等核心工序100%自动化生产,平均两分钟就能出厂一台车;奔腾(河南)智能制造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世界首套30千瓦大功率激光切割机处于国际领先地位,15毫米厚的钢板“一刀”即可切割完成,与传统切割方式相比,效率提高10倍、成本压缩90%。

2023年开封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围绕创新驱动及新基建、先进制造业等八大领域,实施2000个以上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3000亿元以上;在持续推进“三个一批”活动中,确保新签约、新开工、新投产重大项目各100个。

1978年,改革开放的序幕正式拉开,古老的开封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工业率先吹响了前进的号角。当时的开封工业可谓辉煌,8个部属企业、12家省属企业,河南省第一台电视机、第一台电冰箱、第一辆自行车、第一台缝纫机、第一根火腿肠、第一瓶啤酒,都在开封诞生。

然而,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之中,思想保守、封闭自满,必将落后。开封历届市委、市政府和开封人民不断思考如何“开封”,踏上了解放思想、谋划跨越发展的征程。

奋进新时代,开封更出彩。开封正抢抓开放新机遇、增创发展新优势、激发转型新活力,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之路上阔步前行!

2023年12月11日 《 河南日报 》第 11 版

文旅融合铸新局

“五一”假期,在全省率先迎来旅游热潮;中秋、国庆“双节”期间,迎来游客更为热情的奔赴;平常时节,也到处能见到游人如织赏景忙的画面……今年以来,开封文旅市场持续火爆,繁荣的旅游景象不仅为开封带来了可观的旅游收入,也极大地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一城宋韵迎宾朋。厚积薄发,加之锲而不舍地探索、创新,开封文旅在推进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征程中,踏出自己的节奏,走出开封特色路子,因地制宜构建文旅新格局。

开封文旅的发展历程,始终与改革开放同行,源源不断的动力与持续迸发的活力催生了一次曼妙的转身。

以文塑旅 以旅彰文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指明的方向,开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实施文旅强市战略,高水平建设世界历史文化名都。

“汴京富丽天下无”,八朝古都开封具有独特的文化优势,文史大家陈寅恪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

作为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开封不仅孕育了“上承汉唐、下启明清”的宋文化,还有生生不息的黄河文化、以焦裕禄精神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以及多彩的民俗文化,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相得益彰,厚重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取之不竭。

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开封有底气与实力。按照《开封市“十四五”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明确的文化旅游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开封要全面建设“中华宋文化核心展示地、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城市、大运河文化带重要节点城市、国家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全力打造“一城宋韵东京梦华”文化立方体。到2025年,全市文化及相关产业占GDP比重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阵,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影响力更加凸显;到2035年,文化旅游强市建设目标全面实现;到2050年,建成世界历史文化名都。

目标引领方向,行动成就梦想。近两年来,开封坚定文化自信、彰显文化特色,坚持文旅强市,大力推动文旅产业转型提质发展,速度在提升、力度在加大。“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的清明上河园,武侠气息浓郁的万岁山武侠城等景区,不断给予游客新的体验。

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也持续涌现:宋都皇城旅游度假区、鼓楼特色文化街区先后入选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开封智慧文旅平台建成投用;自贸试验区开封片区获批“国家文化出口基地”,优秀文化产品“千帆出海”;擦亮“宋文化看开封”品牌,让宋文化走向世界;实施宋元宇宙虚实共融文旅场景开发工程,打造元宇宙文旅场景“开封模式”;打造研学旅行基地29个,被评为全省落实文旅文创融合战略成效明显省辖市;开封州桥及附近汴河遗址成功入选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更为文旅融合实践增添了熠熠光彩。

文旅强市 动能十足

落实文旅强市战略,推进文旅文创融合发展,开封站上了新起点,开拓思维、重塑优势,真正让文化“软实力”成为开封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展现出文旅大发展的蓬勃生机。

新时代新征程,开封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发掘阐释彰显宋文化,挖掘红色文化资源,讲好“黄河故事”,强化文旅产业柱石地位。

通过实施宋都古城保护与修缮工程,推动地上遗存保护利用与改造复兴,建设国家宋都古城文化产业园,开封扛起传承保护弘扬宋文化的历史责任。

融入“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体系,塑造“一城宋韵东京梦华”城市主品牌和“开封四月最清明”“金秋十月菊正浓”等子品牌,塑造全域旅游格局,在全省率先成立宋元宇宙公司,积极打造以宋代开封城为背景的沉浸式虚拟主题空间世界;成立开封市文旅特色银行和开封市文旅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做好支持文旅行业各项金融服务保障工作,积极推动文旅产业与金融深度融合发展。

旅游是一种独特的体验,特色是最大的竞争力。开封深挖资源,重塑优势,打造独具特色的考古遗址博物馆连廊,以黄河文化、宋文化和红色文化为重点创建研学旅行实践基地和营地等,推动文化旅游重构重塑、创意创新,让优势更优。

在创意驱动、科技赋能上下功夫,增强互动性,为游客提供新体验,让开封成为不可替代的旅游目的地,同时付诸真诚、周到的服务,让游客行之顺心、游之舒心。

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坚持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推动文旅融合,探索特色发展之路,破题破冰、出圈出彩,向世界讲好新时代开封故事,让游客爱上古城的“诗和远方”。

2023年12月11日 《 河南日报 》第 12 版

党建引领成大业

汴梁大地上,8000多个基层党组织筑起坚如磐石的战斗堡垒,20余万名党员在社会发展、项目建设、基层治理等急难险重任务中挑重担、打头阵,凝聚成勇做全省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开路先锋的强大力量。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

党的十八大以来,开封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及开封时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全力以赴强基固本、选贤任能、引才聚才,把党建活力有效转化为发展动力、发展优势。

凝心铸魂牢根本

7月26日,在国家广电总局音乐厅,《您好,焦裕禄》沉浸式党性教育课程连续授课3场,受到在场1000余名党员干部的如潮好评。近年来,开封市坚持以党的建设为统领,持续深化理论武装,紧抓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提升,理论培训成果已走出开封、走向全国。

开封党员干部紧跟党的理论创新步伐,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全面落实理论学习“第一议题”制度,教育引导全市党员干部经受思想淬炼、精神洗礼。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认真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及开封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贯通起来,推动主题教育入脑入心、见行见效。

开封坚持党性锤炼持续走深走实,引导党员领导干部通过开展严肃认真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激荡灵魂、提升境界;通过探索建立以重温入党誓词、诵读经典、过集体政治生日、通报党员积分情况并交纳党费、开展志愿服务5项规定动作和N项创新活动为主要内容的“5+N”主题党日活动机制,使主题党日活动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推动基层党员“强筋壮骨”。

一系列扎实举措深入人心,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夯实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固本强基筑堡垒

近年来,开封市聚焦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以“五星”支部创建为总抓手,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在兰考县三义寨乡白云山村,“五星”支部的奖牌高高挂在村党群服务中心的墙上,该村在党支部建设、产业发展、人居环境等方面走在了全省前列。

“五星”支部创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新局面。开封市统筹乡镇工作“三结合”和“五星”支部创建工作,作为全市基层党建的“一号工程”,研究制定《开封市“五星”支部创建示范带暨“十大行动”实施方案》,完善积分考评制度,创设“优良中差榜”,基层党建多项关键指标居全省第一方阵。

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有序推进。开封市研究制定加强非公企业党建、机关党建、公立医院党建、中小学校党建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提升各领域党建水平,搭建起“两新”党建工作责任体系,理顺行业协会、学会、商会等领域党建工作管理体制,成立快递行业党委、汴商联合会党委,“两个覆盖”有形有效。

党员队伍战斗力凝聚力不断提升。开封市持续加大重点群体和薄弱领域发展党员力度,深化实施农村发展党员“育苗计划”,农村35岁以下党员占比超过省定目标。同时,党内统计工作精准高效,连续10年排名全省第一。

同时,在积极推进制造立市暨“万人助万企”工作中,开封市选派优秀干部精准帮扶企业纾困,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突显组织保障。

选贤任能扬正气

今年5月份,在开封市第二批“六个重大”实践锻炼活动动员会现场,参与实践锻炼的年轻干部积极与企业代表进行对接,这是开封市委统筹干部培养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近年来,开封市聚焦队伍建设,采取了一系列创新举措,选人用人质量不断提升,一大批综合素质过硬的干部成长起来。

坚持注重基层、担当作为、突出实绩“三个导向”,倡树“六个优先”“五个标准”“两个不用”“四个换人”“四个不一样”选人用人原则,高质量完成市、县、乡领导班子集中换届,换出了同心奋进新气象、换出了锐意进取新活力。

运用深度考评、分类排序、交叉印证、综合研判等方法,构建干部实绩导向型考核评价体系,实现“考准事”与“识准人”有效贯通。

全面贯彻实施公务员法及其配套法规,从公务员考录、公开遴选、调任转任等多方面着手,进一步扩宽选人视野和渠道,蓄好干部队伍源头活水。实施“百岗培优”计划,首批选派50名干部交流挂职。实施优秀年轻干部“六个一批”计划,选派3912名干部联系分包企业5194家,开展“六个重大”实践锻炼。落实省委“墩苗育苗”计划,52名“墩苗育苗”干部全部安排到“吃劲”岗位锻炼,让更多年轻干部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壮筋骨。

深入开展选人用人专项检查和“带病提拔”倒查工作,认真落实“凡提四必”要求,从严做好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工作,持续匡正选人用人风气。全面开展市管干部人事档案清查工作,建立“红、黄、绿”三色管理名册,巩固提升档案审核结果。及时有力对优秀集体和个人实施记功奖励,担当有为、奋发进取氛围愈加浓厚。

用人必考其终,授任必求其当。一连串举措实施,一系列新招硬招,树立起鲜明选人用人导向,让全市干部队伍焕发出蓬勃生机,敢担当、能作为、善攻坚、严自律成为行动自觉。

人才生态更优化

开封市坚决落实省委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部署,以前瞻30年的眼光,努力打造一流科技创新人才高地,为现代化开封建设插上科技创新的翅膀。

大力推出“东京英才计划”,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实行人才引进链长制,统筹实施八大人才工程,设立“人才伯乐”奖,有力发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市场化作用,引才渠道愈加通畅,人才助推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聚焦提升平台引才育才功能,吸引高校院所、院士团队共建研发平台,新建省级科研平台和机构63个,挂牌成立开封市科学院、河南大学开封研究院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全市各类创新平台达600多个,为高层次人才来汴留汴量身打造用武之地。

在全省率先开设人才“一站式”服务专窗,集中办理分散在各部门的12项人才服务事项;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人才安居保障体系,首批青年人才驿站揭牌运行,建设筹集人才住房2600余套。人才服务保障措施不断优化提升,持续点燃了人才创新创造激情。

如今,人才源源不断汇聚汴梁大地,为开封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开封市将深入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持续推进政治建设常态化、基层党建标准化、干部选用精准化、招才引智系统化、自身建设规范化、服务大局高效化“六个建设”,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中勇做开路先锋、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开封绚丽篇章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兰考县:牢记嘱托 拼搏赶考

尉氏县:融入航空港 建设新尉氏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尉氏实践新篇章

祥符区:祥瑞之地作示范

禹王台区:上河千古事 潮起禹王台

开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改革创新走在前

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封片区:以改革开放积蓄发展“新动能”

开封邮政:奋勇争先谱新篇

开封文投集团:创新思维强“柱石”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