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工作,进一步深化农村地区交通安全管理,山东省临沂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莒南大队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实施“123”工作模式,依靠专业力量与社会力量联动构建交通安全治理网,持续强化农村地区安全管理,不断提高农村地区交通事故预防水平。
一、借力党政支持,建立一支网格队伍。大队紧紧依靠驻地党委政府,以交警中队为中轴,横向积极联系相关职能部门,纵向加强村级交通安全网格员和交通协管员管理,形成了完善的网格体系。警力有限,民力无穷。机制上,在发挥专业主导力量的基础上,充分发动“两站、两员”作用,使之成为监管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的一道岗哨。
二、坚持整合创新,完善两项勤务机制。一是精心打造防控圈。针对大中型客车、危化品运输车和大货车等重点车辆,利用网格员发现上报,群众举报和传统的视频巡检等方式收集数据,分析研判,获取有价值的违法嫌疑车辆信息,录入查缉布控系统。一旦该类车辆进入防控圈,查缉布控系统将及时预警,及时查控。
三、聚焦关键环节,打造三项工作模式。一是“透明式”接处警模式。大队率先启用了“透明式”接处警系统,报警人拨打122报警电话后,接警人员通过系统将报警人的定位和简要案情及时发送到值班民警手机上。值班民警出警后,系统将向报警人发送一条短信链接,实现位置共享,让民警准确及时快速到达现场进行现场处置,同时也让报警人监督我们的出警过程,也缓解了报警人等待的焦虑,大幅提高了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二是“521”隐患排查整改模式。日常工作中,执勤中队将责任压实到网格员身上,发现隐患后,网格员通过农村道路交通管理系统上报,交警中队对这些情况进行筛选,如果存在情形比较重的,及时推送交安委,进行挂牌督办。对相对于较轻的,推送乡镇,进行催促整改。
来源:山东省临沂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莒南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