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马辉 通讯员粤水宣12月12日,广东全省农村供水“三同五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在肇庆召开。据悉,今年全省农村供水总投资再次超100亿元。
近年来,广东扎实推进农村供水“三同五化”高质量发展,农村供水工作取得新成效。广东省水利厅制定印发《关于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要求全面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的工作方案》,全力推进“三同五化”改造提升,实施一大批农村供水工程改造提升,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农村人口的比例从2022年底的78.1%提升至83%以上,水质合格率连续三年稳定达到90%以上。广东农村供水保障水平从全国中下游提升至上游位置。
据统计,广东全省农村供水“三同五化”改造提升实施以来,共投入资金325.57亿元,建设、改造供水工程6200余宗,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基本稳定在99%以上,全省越来越多农村群众喝上优质放心的自来水。
此外,《广东省农村供水条例》将于2024年3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的出台有效保障农村用水供水事业健康发展,标志着广东省农村供水事业迈入法治化的新阶段。
据悉,广东正在大力推动农村供水县域统管,推进农村供水标准化、专业化管理。广东省水利厅联合省直10部门印发《广东省农村供水工程县域统管工作指引》,组织各地建立管护体制、运维标准、水价机制、考核体系相统一的县域统管工作机制。县域统管覆盖人口比例为76.8%,实现统管的规模化供水工程近75%。当前,广州、深圳等珠三角核心六市全部实现城乡供水统管模式,江门、汕头基本实现全域农村供水县域统管模式,高要区、信宜市、茂南区、惠阳区、蕉岭县、东源县分别成立统管单位或引入央企、省属国企整区域合作。
广东省水利厅表示,下一步将加速推进全省农村供水“三同五化”改造提升工作,要力争在2024年,全省规模化覆盖农村人口比率达到87%,县域统管工程覆盖人口比例达到85%以上,三分之二以上的规模化工程实现标准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