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校长  时期  日方  content=  裂缝  创新  药厂  小品 

河南官方披露仰韶文化早中晚期考古新成果

   日期:2023-12-14 01:45:07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5    评论:0    

原标题:河南官方披露仰韶文化早中晚期考古新成果

中新社郑州12月13日电 (记者 韩章云)河南官方13日披露,该省仰韶文化早中晚期考古研究取得新成果。

河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诞生地,是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的关键区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刘海旺当日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20年由河南牵头,联合陕西、山西、河北共同实施的“考古中国·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项目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在中原地区的延续,所取得的成果实证了中原地区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重要时空节点,深化了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阶段变化等认识。

通报称,在仰韶文化初期和早期,出现文明化现象。河南灵宝城烟遗址首次发现距今6300年由墙壕组成的最早的防御体系,是中国史前社会开始分化的证据。刘海旺说:“结合既往的一些重要考古发现,表明中原地区仰韶文化早期阶段已出现社会复杂化和文明化现象,最早开启了中国史前文明化新进程。”

在仰韶文化中期,出现雏形古国。刘海旺介绍,灵宝北阳平遗址发现多座大中型房屋,与西坡遗址等周边同时期者在形制结构、营建方式、建筑材料等基本一致,表明房屋建筑已趋于模式化和成熟化。发现的数条壕沟,反映出具有更强的防御能力。

“结合区域调查可知豫晋陕交界一带仰韶中期庙底沟类型聚落之间差异显著,呈现出金字塔型结构,内部统一性加强,对外文化辐射力强大,影响深远。”刘海旺称,这一时期,中原社会复杂化和文明化加速发展,文明化显著呈现,出现雏形古国。

在仰韶文化晚期,古国政治实体已出现。刘海旺介绍,双槐树遗址发现三重环壕、大型中心居址、大型院落和最早瓮城结构等,显示已出现社会分工和手工业专业化,社会阶层和阶级明显分化,出现了西山、大河村等一批城址和“一门三道”等王权象征。他称,“结合区域聚落调查可知,双槐树遗址为核心的超大型聚落群应代表着距今约5300年前的仰韶文化晚期偏东部的一个古国政治实体,已经迈入文明社会门槛,是中国最早形成的区域文明之一”。(完)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