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低保是国家为农村贫困户提供的一项特殊福利,本来是广大农民非常期待的一件事情。不过现在农村的低保已经逐渐变了味,虽然农村低保领取有一定的条件,但很多人为了能获得低保名额,通过各种手段来争取,使得原本属于农村贫困人口的专属福利成为了部分人眼中的“香馍馍”,乐于享受不劳而获的快感。这种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到了国家扶贫政策的执行效果,为此国家也从多方面考虑,对农村低保户进行彻底清查,要求村干部带头整顿,那些违规领取低保的人员要慌了。
一、家庭收入超过最低生活标准
农村低保领取的重要条件就是家庭收入水平,根据相关规定,凡是家庭年收入标准低于当地最低生活标准的,才有资格申请低保补贴。由于家庭年收入水平具有一定的浮动性,因此每年都会对这些低收入家庭的收入和财产状况进行重新核定,一旦家庭收入标准超过最低标准的,就会被取消低保资格。因此低保名额一经核定,并不是能永久拥有的。
二、有劳动能力却好吃懒做的
有些农民乐于享受,把低保补贴作为自己的主要生活来源。自己有劳动能力却不劳作,习惯于坐享其成,对于这类农民,今后也将被剔除低保名额,并且为了保障这些农民的基本生活,有关部门会为其提供与其劳动能力相适应的工作,鼓励其通过自身劳动创造财富,实现脱贫。
三、存在高消费行为的
现在不少农民反映,有些农民家里开着私家车,住着小别墅却还领着低保,很明显存在骗保的行为。对于这种伪造低保申请条件,谎报家庭收入的农民,也将会被取消低保资格。
目前农村低保乱象频生,主要还是因为基层监管不到位,很多低保户都是“人情保”、“关系保”,占据了原本属于真正贫困户的名额,使得农村那些真正贫困的农民生活更加困难,进一步激化了农民之间的矛盾。因此国家也会加大对农村低保资格的审查力度,本着“应保尽保,应退尽退”的原则,让低保补贴金真正发放到需要的农民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