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京秦高速  作业  窗帘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丨摄影师镜头里的洛阳故事

   日期:2023-12-16 22:52:42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20    评论:0    

原标题: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丨摄影师镜头里的洛阳故事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丨摄影师镜头里的洛阳故事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胡春娜 郭歌

在本次“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艺作品展中,有细心的观众发现,部分摄影作品出自马来西亚、意大利、美国等地的摄影师之手。

随着河南省文旅文创融合发展路径明确,河南丰厚的文旅资源成了游客驻留的关键,越来越多的外国摄影师选择将镜头对准河南,他们带着好奇心,以全新的视角打量着中原大地。

在本次展览的创作过程中,一些来自国外的摄影师行走河南、钟情洛阳,留下了珍贵的影像作品,集中展现了洛阳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

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编委、洛阳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曾宪平曾因职业关系与多位外国摄影师相识。“这些年,我接待了30多位来洛阳进行摄影创作的外籍摄影家。他们对中原文化遗迹和中国历史文化非常感兴趣,觉得历史上的中国非常的了不起,现在的中国也十分发达。”曾宪平说,在实际游览和创作、体验过程中,外国摄影师对河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美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洛阳是个写满历史的美妙城市。”今年5月,罗马尼亚阿拉德专业摄影协会主席尼鲁(Nelu)一家三口沉浸式体验洛阳古都文化。尼鲁2019年曾来过洛阳,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回家后,他向家人讲述了这座城市的历史和见闻。此次他带着家人再游洛阳,用自己的镜头记录下美妙的洛阳之旅。

“相信我,只要站在这里,你就会发出‘哇’的赞叹。”对洛阳这个城市的别样情感,让尼鲁带着相机拍摄了龙门石窟、洛阳博物馆、明堂天堂等地,并进行了汉服体验。

除此之外,曾宪平也有多部作品亮相此次文艺作品展。他的摄影作品《龙门石窟奉先寺全景图》《二里头博物馆》《牡丹号盾构机》《LYC轴承有限公司检测试验中心》等作品,从经济、文化等多个维度讲述洛阳的故事。

曾宪平认为:“摄影是对现实生活最直观的艺术表现形式,是‘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最有力的推荐。通过摄影家创作出的一幅幅摄影作品,观众可以看到一幕幕真实而美好的中国景象、河南画卷。”

评论摘要——

如果说每一个艺术品都是一个凝固的故事,这近500件艺术品联系起来又构成了一部宏大的中国历史。通过中华民族往事、今生的讲述,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璀璨文化的民族在新时代浴火重生的故事也悄然浮现,向人们展示了中国人的奋发和对中国崛起的骄傲自豪。这个艺术展,让我们欣赏到艺术的优美,看到了一个伟大民族的复兴。

——刘宏志 郑州大学文学院教授

漫步在郑州美术馆,倾听河南历史的脚步,你一定会感到河南的文脉重新变得鲜活,历史也不再是一个个僵化的符号,时间的距离被艺术悄无声息地拉近了。

——李坤 河南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

在这里,艺术和哲学相遇,现实与历史相融。河南即是最初的“中国”,“中国”即是最早的河南。以艺术为媒介,这些遥远的历史仿佛没有消失,它们以现代艺术的形式娓娓道来:河洛古国的玉蚕蛹与当下的丝绸之路倡议遥相呼应,愚公移山的神话与愚公移山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具有着潜在的精神血脉。天地之中的嵩山、古观星台、古吹台、竹林七贤、悬壶济世的张仲景等历史地点与人物重新和我们建立了联系和对话。这种穿越古今的是文化艺术的力量,也是“行走河南·读懂中国”的创造。

——李韬 河南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