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宝顶家庭农场位于沂南县张庄镇,创始人是张庄镇鸿雁人才王恩宝,他早年投身家乡,致力于帮助当地村民致富,投资500万元,打造了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的种养基地,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十五年来,他持之以恒奋斗在种养结合的道路上,在发酵床养猪和沼液韭菜种植上不断摸索,最终走出了一条带动当地农民发展绿色农业的致富之路。
如何解决养殖污染,有了想法
外出学习深造
在养殖初期,王恩宝一直受到粪污处理的困扰,“一个人可以没有文凭,但绝不可以没有知识。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村人,我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在了技术钻研上。”王恩宝始终在想办法解决养殖粪污处理难题,他就包地种庄稼,但因粪肥发酵不好,导致农作物长势不佳,养殖产生的粪污更容易给周边环境造成污染,他下定决心要攻克这些技术难题。
探索种养循环模式,寻找办法
粪污变沼气
王恩宝坚持生态循环农业的理念,创新使用发酵床用于保育生猪养殖,建设沼气池,让粪污入池、沼气供给了农户,沼液沼渣又改善土壤,用改良的土壤发展韭菜种植基地,稻壳辅料的使用提高了土壤的有机质含量,韭菜的产量、品质得到极大提升,逐步形成了种养绿色循环的模式,极大程度上的解决了养殖带来的粪污处理问题,找到了破解养殖污染的好办法。2013年沂南县金宝顶家庭农场成功创建临沂市生猪标准化场,进一步走向了规范的发展之路,并逐步扩大规模,推广种养一体化生态养殖模式,2018年评为临沂市第一批种养结合示范场,2021年,王恩宝获得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认证。
总结推广复制经验,成了良法
沼渣变肥料种植韭菜
2023年,恰逢沂南县农业农村局大力发展绿色种养循环田间堆肥项目,王恩宝积极主动,结合自身种养殖优势,完成了200吨堆肥体量,基本满足合作社土壤改良的需求,无公害韭菜品质显著提高,亩均增产8%,实现了绿色种养的“农场小循环”。王恩宝持续扩大规模,坚持绿色种养模式,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推广有机肥,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同时,王恩宝饮水思源,富而思进,把带领更多的村民共同致富作为自己的最大目标,向村民免费推广自己的种养循环技术,吸纳村民到自己的养殖场工作,吸收入社群众72人,助力人均年增收3万元,真正成为政治过硬、作风过硬、技术过硬的“土专家”“鸿雁人才”,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