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京秦高速  作业  窗帘 

盂县南娄镇:依托传统工业优势 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日期:2023-12-19 19:04:02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6    评论:0    

原标题:盂县南娄镇:依托传统工业优势 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2023年以来,盂县南娄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阳泉市委“14510”总体思路和盂县县委“10+4+14”具体部署,确立了“全力营造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全力构造特色集约的农业体系,全力塑造政企共进的营商环境,全力打造和美宜居的生态环境”的“四全”思路,推动全镇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

在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助推集体经济提质增效方面,南娄镇党委、政府明确提出,要持续发力创优营商环境,按照“以村促企,以企带村,村企共赢”的理念,力争在保持工业优势持续发展,扩容提质“益林”和“小武公社”两个龙头企业的基础上,选取经济基础较好、耕地禀赋强的村庄,打造在全镇范围内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农业发展模式。

立足优势促转型

南娄镇现有生产企业64家,其中煤矿企业9家、耐火企业13家、危化企业11家、储煤企业12家、轻工企业7家……工业厂矿覆盖全镇23个行政村,能够有效解决南娄镇2000余人就近就业问题,每年可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2600余万元,工业带动村民稳定就业和集体经济发展优势明显。

在此基础上,南娄镇紧抓有力时节,在巩固现有工业优势的同时,坚持农业优先发展,夯实农业基础地位,力争实现工业主导型乡镇向工业、农业双轮驱动,转型升级。

龙头带动强引擎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积极推动“益林”探索“种养+”农业循环一体化发展新模式。多年来,“益林”先后流转复垦路家峪口、西小坪等周边7村及苌池镇河口村、上社镇上社村荒山荒坡6500余亩,统一种植高粱、连翘、杜仲等作物,并投资1.1亿元建成中药代用茶加工车间、清香型白酒加工车间及100余头梅花鹿酒糟养殖基地,形成鹿茸酒、鹿血酒等衍生产品,实现“鹿”和“酒”的完美结合,解决周边300余名劳动力及上社村19户脱贫户稳定就业,带动增收400余万元。

助力小武公社构建“一二三产”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新格局。小武公社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先后培育新办了特色种植、饮食品加工、轻工制造、商贸服务、工程机械服务等多元化产业群体,年产值达到1.5亿元,年实现利税1600万元,吸纳安排农村劳动力300余人,探索形成了“一二三产”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格局,走出了一条以服务乡村振兴为主线的企业转型发展之路。

强村垂范蹚新路

立足实际、因地制宜,从“选树典型、规模种植、特色农业”三个维度,为夯实农业发展基础探索蹚路。

南娄镇党委、政府选定具备农业职业技能的相关人员为农业带头人和投资人,投资400万元打造了坡头村大棚产业园项目,新建11座土质大棚、改建9座砖质大棚。同时,还因地制宜的将拦掌村和大贤村耕地进行高标准农田改造,并在保障农民收益的前提下,实施规模化、机械化种植项目。

截至目前,共改造高标准农田2600余亩,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260余万元,解决村民就业30余人。

此外,南娄镇还做足“特”字文章,选择耕地较少、经济基础较好的北上社村和鹿峪村大力发展大棚种植项目。在鹿峪村投资350万元建设27架双拱双膜大棚及6架日光温室大棚,种植西瓜、圣女果等特色农产品;在北上社村投资600余万元联合打造的百亩山水果蔬园项目,通过特色农产品的试种和反季节销售,打造适合本地发展的高收益农产品。

盂县南娄镇党委书记路晋源、镇长李海云表示,全镇将紧紧围绕“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管”的农业发展思路,通过先行先试的成功示范,激发农民农业生产积极性,向农业要生产力、向土地要收益,守牢“饭碗”根本,借助现有工业优势,反哺农业,实现“壮大中积累,积累中壮大”的可持续循环发展。

来源:黄河新闻网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