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作业  京秦高速  窗帘 

泥浆浪头3米高,青海两村庄被淤泥包围!直击救援现场

   日期:2023-12-20 14:23:14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5    评论:0    

原标题:泥浆浪头3米高,青海两村庄被淤泥包围!直击救援现场

12月18日,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

地震位于青海和甘肃的交界地。青海海东市乐都区、平安区、民和县等地震感强烈。

其中,民和县中川乡金田村和草滩村发生局地“砂涌”,大量房屋被淤泥包围、冲毁,多名群众失联,青海消防救援总队连夜组织救援。

19日晚,总台记者赶到民和县中川乡,直击救援现场最新进展

三米高的泥浆倾斜而下

涌入青海民和村庄

民和县金田村,青海震区受灾最严重的地方之一。地震后不久,浪头高达3米的浓稠泥浆,翻滚着漫入村庄。

在金田村的村口,记者看到村里原本的一条公路和两侧的数间房屋,如今都被淤泥覆盖。

青海省消防救援总队的消防救援人员,正在进行紧张清挖工作。

潮湿、黏稠的淤泥,重量和密度都很大,依靠人力很难挖动,只能通过重型机械清理。

紧急调运来的三台挖掘机,一直连轴运转。

“砂涌”为何会出现在民和村庄?

什么是“砂涌”?

中国地震台网有关负责人介绍,很多大地震发生后,都会出现所谓的“砂涌现象”。在强震发生之后,由于地壳的震动,地下深处的含水沙土会出现强烈的液化现象,液化的沙层沿一定的通道受挤压变形,直达地表,形成“砂涌”。

“砂涌”为何会出现在这里?这与附近的一条河沟关系密切。

据悉,这条河沟平日储水不多,除雨季外基本为干沟状态。地震发生后,由于地下水位较高,底层泥浆翻涌而上。

河沟在离金田村不远的公路岔口,宽度从20多米变为3—4米。由于宽度变窄,泥浆无法继续通行,继而溢出河沟。目前连接两个村的公路,仍然在淤泥的掩埋之下。

上百名村民住进安置帐篷

救援工作仍在持续

为尽早救出失联人员,入夜后,消防救援人员仍然继续工作。村民的安置工作也在有序进行。

失联人员的家人们,在家属和政府工作人员的陪伴下,住在离救援现场最近的帐篷里,继续等待亲人的消息。

在村口另一片空地,是金田村另一个安置点。一百多名村民住进帐篷。室外气温下降到零下十度,帐篷内的火炉烧得正旺。

搭帐篷,分物资,尽管已是深夜,仍然有人来回奔走,奔波在救援一线。

总台央视记者/卞晓妍 贺学国 熊传刚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