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quot;/  quot;  lt;met  作者,    时期  叶县  APP  重点 

低温天气关注心血管的“高危时刻”

   日期:2023-12-22 16:20:15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3    评论:0    

原标题:低温天气关注心血管的“高危时刻”

近期,全国多地出现强雨雪天气,气温骤降。专家提示,冬季气候寒冷,心血管病的发病率普遍增加,在持续低温、雨雪和大风天气下更容易发病,公众要更加关注心血管健康。

为什么低温环境下心血管更容易出问题?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周晓明介绍,由于冬季的室内外温差较大,导致人体血管快速收缩以及舒张,而且低温下人体为了维持体温,会收缩外周血管,心脏泵血的负担增加,进而容易引起血压升高、增加回心血量,这些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是比较严重的考验。

特别是在一些极端的寒冷低温天气,人体交感神经兴奋,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体循环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多,更易形成血栓使管腔急性堵塞,容易导致急性心肌梗死。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血管病专家提示,清晨快节奏苏醒、低温下的户外活动、泡澡或蒸桑拿过久等情况,都容易成为心血管的“高危时刻”。

心血管在清晨时最脆弱,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等风险在早晨达到高峰。身体经过了一个晚上的静止休息,血压是比较低的。在人体清醒后,血压会快速上升,尤其是早晨血压就偏高的患者表现更为明显。既往有过心血管病史的患者“鲤鱼打挺”式起床,马上穿衣服进行活动,迅速地起床刷牙洗脸等,都会导致控制心率、血压等的迷走神经来不及适应调节。

专家建议,早上苏醒后,不要立即起床,先平躺简单活动一下四肢和头部,3至5分钟后再起床活动,不要立刻打开窗户吹冷风或用冷水洗漱。

此外,低温环境下进行户外运动也容易给心血管疾病患者带来风险。长时间的低温暴露可能导致心率加快,加重心脏负担,寒冷还可能刺激血小板聚集,增加血液黏稠度,从而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在寒冷天气中,患者要避免剧烈运动,避免增加心脏负担。”周晓明说,虽然“猫冬”可以避免过冷的天气带来的血压变化,但是久坐不动也可能增加血栓风险,适当的运动可以保持心血管的良好状态,公众在运动时要做好保暖,避免突然暴露在低温环境中。

低温天气,也有不少公众喜欢泡澡或桑拿。但对有心血管风险因素的公众,比如肥胖、有高血压、有糖尿病的人群,在泡澡和桑拿时需保持谨慎。

由于冬季室内外的温差变化较大,泡澡或桑拿时的高温会导致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以及心脏负担加重,如在泡澡或者蒸桑拿时发生恶心、心悸或心跳过快等症状时需立刻引起重视,停止该活动。

“随着冬季寒潮来袭,一系列呼吸道疾病高发,心血管急性事件及其相关不良预后频发。”周晓明介绍,心血管疾病患者应当及时做好血压和心率,甚至是血氧的监测,一旦出现胸痛、胸闷、呼吸困难、尿少、下肢水肿等情况,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记者彭韵佳、沐铁城)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