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平衡工作和家庭,是不少女性在生育后面临的现实困境之一。今年以来,望谟县打易镇以党建为引领,着力推进因生育或照料家庭无法就业的农村妇女劳动力就近就业,助力实现工作带娃两不误。
在打易镇源昇电子加工厂的生产车间里,数十名女工正在埋头完成订单,一旁则是不断堆积的产品,各项生产工作有序进行;而在离工厂不到20米的农家书屋,图书角、小课堂、户外活动区等地,孩子们有的在沉浸式阅读,有的玩得不亦乐乎,有的在志愿者老师的辅导下做作业,画面有爱且温馨。
工厂女工正在埋头完成订单。
“放学之后,爸爸妈妈都在忙,我就来图书馆里面看书,这里的书籍特别多,我也很喜欢来这里看书。图书馆的外面还有滑滑梯和秋千,到了这里爸爸妈妈就不用操心我了。”
“妈妈在旁边的工厂上班,我来这里做作业,这里有老师教我写作业,下班了妈妈就会来接我的。”
……
孩子们放学后主动到书屋学习。
望谟县打易镇中心小学学生王周娜和罗雪纷纷表示,每天放学后,主动到书屋学习,等待妈妈下班,已经成为她们的共识。
望谟县打易源昇电子加工厂位于望谟县打易镇毛坪村,主要从事手机数据线、耳机线加工生产,产品主要销往广东、浙江等地。今年以来,打易镇因势利导,综合考量富余劳动力等因素,结合妇女群众“离土不离乡、离乡不离家”的就业需求,引进了劳动密集型企业进乡村,搭建了乡村振兴生产车间,为当地妇女带去了就业机会,让她们不出村就可以实现就业增收。
孩子们阅读自己感兴趣的数据。
“我们厂里面有30个工人,每个月工资有3000元左右,基本上都是当地在家带小孩的妇女。”工厂女工徐明香满意地说。
女工下班后到书屋接走孩子。
考虑到工厂员工都是带着孩子的妇女,为方便她们稳定就业后同时兼顾工作和家庭,打易镇,立足群众最关心、最紧迫、最现实的需求,利用“农家书屋”等各方资源,为无人照看的孩子提供“托管”服务,撑起了妇女儿童“幸福伞”。
志愿者老师对孩子进行课业辅导。
“为解决妇女就业,我们引进了一个电子加工厂在我们毛坪村落地,在后期他们工作的过程当中,我们也进行了多次的调研,调研下来就发现一个问题,她们在赚钱养家的同时,娃娃的作业辅导就成了一个大的问题,所以我们就对村里面的农家书屋进行提质改造,同时安排2名志愿者专门辅导小朋友的课外作业。”望谟县打易镇党委委员杨胜优说,通过“托管”服务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妇女就业的后顾之忧。(图/文 王艳、黄永福、王自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