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 洛河神赋与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疾病发病率随之上升,对血库的需求也在增加。而近年来,我国各地普遍出现了民众不愿意献血的现象,这给医疗工作带来很大困难。这一问题已触动了全社会的神经,也戳中了每个人心中对此的疑惑。
为什么现在民众不愿意献血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从目前民众不献血的行为来看,其实也并非出自心理上的变化,也并非社会风气的变坏。相反,这背后隐藏着一些深层次的原因,需要我们认真剖析。
首先,血库管理的流程和要求变得越来越复杂,给民众带来很大心理负担。以往仅凭签名即可献血,现在却需要提供大量个人信息和健康证明,甚至需要进行多项体检,这对一般民众来说难度较大。
再者,献血后也很难得到及时的反馈,不知道自己的血液是否真的被有效运用,这也令人产生怀疑。
其次,医疗机构在使用捐助血液时并无明确要求。以往民众献血救命,但现在看来很多捐血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反而被用于弄虚作假或者牟取暴利,这严重损害了捐血人的权益和荣誉感。
比如曾有报道说一些医院出于营利目的会擅自增加收费项目,这对捐血人来说令人愤慨。
再者,不少医院在使用血液时效率很低,浪费严重。有时捐献的血液根本没有及时送达急需的患者手中,甚至过期被弃置,这对捐血者来说也是难以接受的。再加上这类信息时有曝光,它就更深深地范了捐血人的兴趣。
此外,社会各界对于普通捐血人长期来看的支持和鼓励很欠缺。现阶段对于那些经常献血的老捐血人,更少有体察和赏识。相比之下,那些企业或公众人物在特定场合献出一两个单位血,反倒会得到很高规格的表彰。这对普通民众的积极性是一种无形的打击。
以上种种因素的叠加才是导致我国民众不愿献血的根本原因。它关系到每个公民的荣誉感和参与感,也关系到全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程度。这背后存在深层次的社会管理问题和价值定位问题需要我们一起来思考。
面对目前血库急需血液的情况,我们应采取以下对策:
其一,优化献血流程,减轻申报要求。让申请对流程更了解和信任。
其二,增加血液使用和运输的监管,杜绝任何形式的浪费和非法行为。
其三,及时跟踪和回馈捐血情况,加强捐血人的参与感。
其四,健全捐血人的权益保护制度,惩处违法行为。
其五,多方鼓励和表彰长期定点献血的人群,增强他们的荣誉感。
其六,各地广泛开展献血知识普及活动,争取更多人参与。
其七,鼓励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携手解决这个重要课题。
只有采取全局观和系统性思考,重视各方和各级参与,我们才可能找到本问题的好的解决方案,恢复公众的献血积极性。同时也要深刻反思背后价值定位和社会管理的失误,以期引导社会向善。这是我们每个公民都应为之努力的事情。
网友们又是如何看待的呢,欢迎评论区请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