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三年忻州农业农村工作亮点纷呈
2023年,忻州市农业农村系统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任务和工作目标,坚持靶向发力、重点聚焦、精准施策,坚决守牢粮食安全底线,着力做好特优产业文章,统筹抓好农业农村改革,扎实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忻州市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农业农村“压舱石”作用更加凸显。 稳面积、提单产,守牢粮食安全底线。调优结构稳面积。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粮油种植一次性补贴资金4.76亿元,整治撂荒地复耕复种4.8万亩,落实大豆玉米复合种植14万亩,市级拨付复合种植补贴资金420万元;扩种大豆油料,制定出台《忻州市支持杂粮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政策措施》,粮食种植面积达到671.9万亩,较上年增加27.1万亩。同时,积极引导种植户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高产作物,籽粒玉米比上年增加99万亩,创近年历史最高水平。科技赋能提单产。新建有机旱作农业基地8.9万亩、省级种业基地3万亩,开展玉米“一喷多促”作业60.5万亩,推广水肥一体化应用21.9万亩、地膜覆盖222万亩、病虫害综合防治410万亩次,筛选推广新优品种30多个,支持103个新型经营主体实施单产提升,辐射带动忻州市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均衡增产。果蔬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前三季度,蔬菜、水果产量同比增长9.44%、6.5%。新改建设施蔬菜4306亩、设施水果1582亩。 补短板、强服务,做优生态畜牧产业。补齐社会化服务短板。忻州市创建动物社会化服务机构25个,代县入选省级动物防疫社会化服务整县推进县;山西富盛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忻州市首个畜禽无害化处理企业在忻府区投产运行。培育地方特色品牌。神池“高原参羊”的生产公司建成了年屠宰15万只肉羊精深加工和年生产3000吨预制菜中央厨房;偏关永奥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非笼鸡蛋通过出口备案审核,成为忻州市首家具备鲜鸡蛋出口资质企业。前三季度,猪牛羊禽肉、牛奶、禽蛋产量分别同比增长8.4%、4%、4.5%。 抓市场、提活力,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制定落实扶持政策。出台《忻州市“1+5”农业产业扶持政策》,支持企业主体倍增,蔬菜产业、牛羊产业、黄酒产业、杂粮产业等全链发展,首批验收合格项目50个(已公示)。预计兑现奖补资金847.79万元,将进一步提振市场预期和信心,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农业产业,为农业全产业链矩阵注入活力。大力培育农业市场主体。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137家,其中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达96家(国家级1家),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个数在山西省排名第四。聚力打造涉农特色专业镇。代州黄酒省级专业镇酒旅融合园区建设全面铺开,10万吨有机黄酒生产项目全面上马,占地约39亩的黄酒厂区和配套设备加快建设安装,年产5000吨黄酒项目投入运行。代县荣获“世界特色美酒产区 中国黄酒之乡”称号。宁武药茶市级专业镇先后建设毛建草种植基地5000多亩,培育毛建茶加工企业9家,培育发展40多个系列产品。神池特色食品市级专业镇以胡麻、羊肉、月饼等六大地标特色产业为引领,持续办好“胡麻花节”“月饼美食文化节”等活动,打造产业互融、主客共享新型消费集聚区。 塑品牌、促营销,做好“土特产”文章。一是品牌发展基础持续夯实。2023年偏关县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命名为“中国糜子之乡”,忻州市形成了“一都八乡”杂粮品牌格局。评选首批“忻州优品”,通过新华网发布“忻州杂粮吉祥物”及微信日常表情包、专属表情包。忻州市有效的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发展到620个,累计有12个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5个产品入选全国特质农品名录,20个产品获得“圳品”认证,14个被认定为“山西供应深圳农产品基地”。二是特优品牌名号持续叫响。聚焦推介“忻州杂粮”“忻州糯玉米”“代州黄酒”等区域公用品牌,组织参加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等重大展会,举办全国“土特产”推介活动忻州专场推介会等重大活动,联合新华网推广忻州杂粮溯源中国·可信品牌“星”计划,联合瞭望智库举办中国企业家博鳌论坛·食品与健康峰会忻州系列活动,持续叫响忻州特优产品品牌。三是农产品销售火热开展。抢抓消费强劲复苏机遇,深抓新春消费帮扶行动,特优农产品进高校、进省级机关,中国农民丰收节促销售,消费帮扶金秋行动等,农产品累计销售额达3500余万元。 抓生态、稳改革,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一是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2023年忻州市问题厕所整改任务已全部完成,共5.2147万座。55个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建设全部完工。二是实施农村集体经济提质壮大行动。2023年目标任务是行政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经营收入占比和总收入30万元以上村占比均同比提高10个百分点。截至目前,80%的行政村完成任务,其余村正在结算统计,预计能够超额完成任务。三是开展农村“三资”管理贪腐问题专项整治,完成各类问题整改652条。山西省农村“三资”管理监测平台和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整市试点建设基本完成。忻州市164个乡镇的2696个行政村资金、资产、资源基础数据已全部录入省农村“三资”管理监测平台。省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正式运行后,县乡两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大厅及窗口投入运行。四是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2023年忻州市承担农业生产托管试点项目任务面积65.13万亩,下达资金4019万元,由10个县(市、区)组织实施。截至目前,完成托管试点面积36.5万亩,服务农户77.54万户。
(来源:五寨县人民政府网站) 【投稿、区域合作请私信或发3469887933#qq.com24小时内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