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京秦高速  作业  窗帘 

两会观察②丨汶上: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阔步迈进

   日期:2024-01-06 00:00:19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4    评论:0    

原标题:两会观察②丨汶上: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阔步迈进

记者 陈丹 王浩然 通讯员 张明 姬生帅 殷壮

1月3日至6日,汶上两会期间,县委副书记、县长李强代表汶上县人民政府作《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在农业领域,汶上县2023年高标准农田达到79.3万亩,入选全国玉米、小麦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汶农服”合作联盟挂牌成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突破3000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20家,获评省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县,入选国家级乡村振兴“头雁主播”示范基地。

近年来,汶上县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科技创新赋能智慧化、机械化、集约化管理,向现代化农业强县阔步迈进。

现代化农业大棚

让优良果蔬成助农增收“金坷垃”

“这次种植的番茄格外‘金贵’,一粒种子就得8元钱,加上育苗成本单株价格达到11.5元,成熟后指导价格更是达到20元一公斤。”12月18日,在位于汶上县汶上街道的绿港(汶上)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内,经过热风消毒,穿戴好防护服、口罩、头套等“装备”后,记者终于见到了番茄中的“爱马仕”——爱仕401。

近日,伴随着寒潮的来袭,汶上县室外最低气温已经降到零下10摄氏度左右,但是园区的温室大棚内却温暖如春、绿意盎然,红绿相间的番茄错落有致地挂在藤蔓上,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果香。“这是来自法国的口感型番茄新品种,具有风味浓郁、酸甜可口、营养价值高的特点,目前全国范围内种植很少,该品种每平方米产量80公斤,整个棚区产量预计可以达到80万公斤。”园区负责人逄焕军介绍道,番茄春节前就能进入收获期,正好可以赶上消费旺季,价格会比平常更高一些。

“该品种对于生长环境十分的苛刻,必须严格控制棚区温度、湿度以及菌群数量。”逄焕军介绍,与高收益相伴的就是种植难度的几何倍的递增,种植全过程采取自然成熟、绿色防控的方式,稍有不甚就会造成大面积减产。

虽然这种番茄具有高难度、高成本的种植特点,但是这座现代化农业园区通过智慧管理系统,实现了园区内温、光、水、气、肥全数字调控,全要素控制的智慧系统让种植变得简单起来,10000平米的智能温室大棚,只需要两个人就能满足日常的管理需要,蜜蜂反而成为了园区最忙碌的“员工”。目前园区可实现年产蔬菜300万公斤,培育优良果蔬种苗200万株,年产值1800余万元,惠及汶上县14处乡镇街道的152个村居,带动周边就业300余人。

提升农业集约化、专业化

全力打造“吨半粮”县

汶上县历来重视农业生产,聚焦粮食安全“国之大者”,深入实施粮食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全力以赴稳面积、增产量、提品质,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基础。

2023年4月,汶上县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全国玉米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在“三夏生产”时期,汶上县启动实施玉米单产提升项目建设2万亩,与传统玉米播种不一样的是,小麦收割完后同步开展种肥同播与水肥一体化滴灌带铺设。示范田选用紧凑耐密、抗病、抗倒的中晚熟夏玉米品种,采用单粒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滴灌水肥一体化精准施用、杂草防除“封定结合”、控旺防倒伏及适时晚收增重等关键措施,最大限度提升玉米单产潜能,实现水肥效率和玉米产能双提升。与当地常规相比,支撑密度增加30%,单产提高20%以上,水分生产力提高30%以上。

以苑庄镇种粮大户荣维振种植的演马方田玉米单产提升示范田为例,同地块以前因为玉米管理后期水肥跟不上,一亩地仅仅播种4200—4500粒种子,现在实施单粒精播密植及滴管水肥一体化后,一亩地能播种6000余粒种子,每亩增加了1500粒种植量,加上后期追肥追水科学管理技术应用,每亩地预计可增收300斤。

乘着智慧农业、集约农业发展的东风,汶上县越来越多的农民因此受益。

“我种了500亩玉米,2023年平均一亩地能收880公斤,比上年提升了160公斤。”面对丰收,汶上县种植大户杜海滨喜上眉梢。他说,他把今年500亩玉米全部交由社会化服务公司进行代储存、代烘干、代销售,自己则做起了“甩手掌柜”。“现在种地可是比以前方便多了,耕、种、收全环节都有专业的社会化服务机构上门服务,我地里今年新上了一套智能灌溉系统,不仅能实时监测虫情、墒情和苗情,浇地也只需要点点手机就能完成,放在以前真是想都不敢想。”杜海滨笑呵呵地说道。

值得注意的是,为深入实施粮食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汶上县还成立书记县长“双挂帅”的工作领导小组,通过资金保障、人才保障、抓耕地保护、推动土地流转和土地托管等方式,全力打造“吨半粮”县。据介绍,汶上全县农村土地流转率达到80%,实现了“小田”变“大田”。

截至目前,该县已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557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730家、家庭农场1853家,大力推广“土地股份合作+全程托管服务”“公司+合作社+农户”“订单收购+分红”等模式,让更多农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

工业思维抓农业

特色农业全面起势

“我们的环境智能监控系统可基于物联网技术,利用各种传感器对鸡舍环境信息进行全程在线监测,并自动调控舍内的生长环境条件,保证种鸡的健康生长和繁殖,提高种鸡养殖质量。”山东金秋农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贾正国介绍,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我国优良地方鸡种——汶上芦花鸡保种、选育、扩繁、种苗销售、商品鸡饲养、饲料加工、肉蛋产品深加工以及育种和生产技术研发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2022年,公司新建20万只芦花鸡智能化散养基地,由原来需要20人管理降到了现在只需要1人就可以完成,进一步推动了汶上芦花鸡养殖业的产业化发展。目前汶上县拥有芦花鸡养殖基地50多家,存栏汶上芦花鸡原种核心群2万只,扩繁群18万只,年繁育汶上芦花鸡苗4200万只,出栏成鸡800万只,深加工企业5家,全年加工能力达到1100万只,全产业链年产值10亿元左右,汶上芦花鸡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农业要强,首先是产业要强。汶上县坚持以工业思维抓农业,融合农文旅、贯通产加销,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要效益,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加快推进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扩大粮食、甘薯、芦花鸡优质生产基地规模,集中资源力量打造拳头产品。落地建设一批按揭农业项目,形成一镇一特、一村一品、全面开花的良好局面。

坚持一手抓培育、一手抓招引,实施乡村振兴产业攀登计划,对52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41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强化扶持培育,认真研究特色农产品的下游产业,围绕拓展链条引进农产品加工项目,重点发展粮油加工和食品制造。深化与中农批、北大荒集团合作,打造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业全产业链,把更多增值收益留在农村、留给农民,全面激发乡村创新创业活力。

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改变了传统生产方式,让农业生产高效化、智能化成为现实。汶上县充分利用数字农业物联网,赋能农业发展,绘就了“数字农业”的美好画卷。

《报告》指出,新一年汶上县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政策拥农、改革惠农、产业兴农、科技富农“四项行动”,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建设农业强县。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