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作业  京秦高速  窗帘 

连续三艘都是常规动力,为什么中国不造核航母?美媒给出正确答案

   日期:2024-01-08 20:40:13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6    评论:0    

原标题:连续三艘都是常规动力,为什么中国不造核航母?美媒给出正确答案

原创 | 答案在这儿

随着北京时间2022年6月17日上午,003航母“福建舰”(舷号18)在中船集团江南造船厂正式下水,标志着我国的“3航母”格局形成。

不过在此时,一些“军事爱好者”注意到,与长期的技术追赶对象——美国海军不同,他们已经实现了航母的“全面核动力化”,但我国目前的3艘航母却都是常规动力航母。

【中国的三艘航母均为常规动力】

这种差异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讨论者当中也不乏许多有趣的论调。

“核动力航母是未来”,至少人们曾如此相信核动力航母对于“军事爱好者”们而言,已经是耳熟能详的东西了。

在广大媒体的宣传中,这是一种在1961年开始,由美国开创的全新革命性舰种,彼时的美国服役了全球第一艘核动力航母——“企业”号(CVN-65 Enterprise),并在其后美军的“全球布武”行动中充当着特遣队旗舰的职责,在其服役51年后“圆满退役”,向世人证明了核动力航母在续航、作战性能上有着“不可质疑的优势”。

【1964年, “企业”号核动力航母正在航行】

同样在大量的宣传中,媒体们铺天盖地地引用着学术大牛们的数据、参谋文献、评估测试共同的结论,告诉世人核动力航母的优势是何其巨大。

“不需要燃料的加注”、“海上航行时间上限取决于人能支撑多久”的宣传口号漫山遍野到处都是,牢牢地将内容为“核动力航母在战斗力上远超常规动力航母”的思想钢印打在心中。

在这样的声潮中,20世纪成功地让全世界都开始纷纷效仿,尝试核动力航母的道路——法国设计制造了“戴高乐”号(舷号:R-91)核动力航母;

前苏联则在建设常规动力航母的同时,铺设了1143.7型“乌里扬诺夫斯克”号核动力载机巡洋舰的龙骨……

【“乌里扬诺夫斯克”号核动力航母假想模型】

“取之不尽的蜜糖”还是“挥之不去的诅咒”?到这时,“核动力航母”已然从一种仍需“技术探索”的路径变为了“下一代航母必须追赶”的政治正确。

然而,“世间最毒事,半真半假言”大多数当年“核动力”的鼓吹者永远并不会告诉世人的是,“圆满退役”从不是舰船对国家与世界的终点,相反只是舰船寿命进入“退役拆解阶段”的开始而已。

而正是在这个阶段,核动力航母“不可质疑的优势”成为了其永恒的诅咒,也成为了军队无法躲开的噩梦:按照美军参谋人员在公开媒体《大众机械》(Popular Mechanics)上梳理的时间线,作为世界上第1艘核动力航母,“企业”号已于2012年宣布退役。

【2012年,CVN-65“企业”号正式退役】

并于2013年,“企业”号拆除了8个西屋公司设计的A2W核反应堆的燃料,原计划是报废该船并拆除反应堆,随后用驳船将它们从海军基地沿海岸运输到哥伦比亚河。

但随着经济危机的恶化,处理费用从原本计划的5亿美元突然一路飙升至10亿美元,这使得美国海军停止了拆解报废工作,试图等待成本降低。

【躺在港口里等着下一步处理的“企业”号】

然而拖延到2018年,当美国海军还在“研究”如何安全省钱地拆解报废这艘船时,拆解成本仍然在一路飙升,上涨到仅拆解容器将反应堆送往核废料储存设施的成本高达15亿美元的水平。

此时,这笔钱相当于全新航母造价成本的1/8。

更糟糕的是,成本问题只是问题之一,就连时间也并未站在美国这边。

“企业”号核动力航母反应堆的拆解处理工作实际上仍然在“排队中”,且最乐观估计也要等到2034年才能开始处理。

【核废料与反应堆残骸的处理一直是个大问题】

而根据“企业”级核动力航母的服役周期,它的后续舰也将以每4年一轮的速度退役进入拆解,届时这项工作是要一路堆积下去向2050年发展的。

一旦海军无法处理好“企业”号核动力航母,对后续的反应堆拆解只会变得更糟。

美国的核动力进入了困局,别人呢?除了美国在冷战时代大量安排核动力航母服役,另外建设了核动力航母的国家则只剩下了法国与苏联,抛去苏联由于解体而未能完成的1143.7型“乌里扬诺夫斯克”号核动力载机巡洋舰,就仅有法国的“戴高乐”号核动力航母可供参考了。

【由于动力问题与资金的缺乏,“戴高乐”号的妥善率相当低】

然而尴尬的是,“戴高乐”号核动力航母是追随美国“航母核动力化”浪潮后,无视技术能力强行上马产物,每年出航时间相比于维护时间几乎不相上下。

2016年时,戴高乐的妥善率仅有不到60%,几乎做到了在这一年中出航一天修一天。

关于该船的段子不少,真实的不多,但动力问题却是货真价实的。

其K-15反应堆实际上是基于法国“凯旋”级核动力潜艇的反应堆改造而来。

它在功率存在不足的同时,故障率也略高,完全无法达成在曾经对核动力航母宣传中“海上航行时间上限取决于舰员能支撑多久”这一目标。

核动力航母,到底要不要呢?对于这个问题,我国作为一个技术后发国家,完全可以不急正面给出答案。

【中国航母领域呈现典型的技术后发特性】

毕竟现在“核动力航母”尽管在全球已经服役使用了超过半个世纪,但面对“怎么拆”的问题上,即便是最擅长此道的美国人也在犯难,为什么要急于跟进呢?

军事装备的发展从不是以“对极限数据的突破”为目的,更不是以“对手有什么,就要有什么”作为目的。

从根本上讲,现在不必为3艘新航母都是常规动力,而不是“核动力航母”感到焦虑,在长达半世纪的使用与研究中,“核动力航母”本身的全寿命流程与研究根本没有做透彻。

若是真因一时意气用事,导致“急一时,误一世”,那才是追悔莫及呢。

参考资料:

【1】人民网《全球首艘核动力航母:美国海军“企业”号退役》

【2】大众机械《美国海军为拆解 "企业 "号核动力航母费尽周折》

【3】俄罗斯空军网《“乌里扬诺夫斯克”号重型载机巡洋舰》

【4】环球网《法国戴高乐号航母开始2021年部署 将前往波斯湾、印度洋》

【5】美国政府问责局《“企业”号航母拆除与处置报告》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