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京秦高速  作业  窗帘 

女子谎称外卖吃出异物索赔200多次被刑拘,对消费者权益的保障不能被当成牟利工具

   日期:2024-01-09 00:02:23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5    评论:0    

原标题:女子谎称外卖吃出异物索赔200多次被刑拘,对消费者权益的保障不能被当成牟利工具

极目新闻评论员 屈旌

近日,北京刑警来到西安,找到女子邓某某。邓某某在家向18省市下单餐食外卖,餐到后线上联系商家称自己吃到了虫子、订书针等“异物”,要求商家进行赔偿。半年多的时间,邓某某下单外卖200多次,涉案金额2万元。目前,邓某某等人分别因涉嫌敲诈勒索、涉嫌诈骗被北京警方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据1月8日极目新闻)

相关新闻视频截图

很多网友看到这个案例都表示大开眼界,异地点餐谁来接收验货,声称吃到了异物如何取证,光凭嘴皮子一碰就能让商家给钱?这是不是也太荒谬了?但现实就是这么离奇,她不但成功了,而且靠这种拙劣的手法,半年多的时间里索赔金额达到2万,如果坐实敲诈勒索,恐怕就要负刑事责任。为了贪一点小便宜,不劳而获,坑蒙拐骗,走上违法犯罪的不归路,可笑可悲可叹。

邓某某如此容易得手,恐怕与当下外卖行业一边发展迅猛,一边乱象丛生的现状脱不开关系。按理说,邓某某根本就没有取到餐品,所谓的吃出异物都是她自己编造的谎言,商家但凡对自己的餐品质量稍有信心,只要多追问几句,邓某某就没有那么容易得逞。而据邓某某说,她只要谎称自己身体不适,商家就会给她转钱,其中或许不乏息事宁人,花钱消灾的心态,但也可见,不少商家对自己的餐品质量是缺乏信心的,自己也搞不清楚餐品里究竟会不会有异物。再加上,口碑经济盛行的当下,商家都很在乎用户的评价,为了避免用户给差评,索性就懒得深究,赔钱了事。

相关新闻视频截图

利用外卖平台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措施,以吃出异物、餐后不舒服等食品卫生安全问题为理由,向商家索取财物赔偿,俨然已经成了一小撮人“薅羊毛”的捷径。多地警方曾披露过类似的案例,有些是商家报警,有些是平台排查后报案,基本上只要警方介入,真相都能顺藤摸瓜查清楚,以维权为名,行敲诈勒索之实,牟取不当利益的行为,必然受到法律处罚。因为这样的行为,不光是对商家合法权益的侵害,也是对整个行业秩序的扰乱和破坏,如果说因为这样的行为越来越多,导致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不信任感加剧,平台对消费者的维权做出更多限制,那么最终受损害的还是消费者。

这一案例有强烈的警示和震慑意义,但从另一角度思考,也说明现在电商、外卖平台对于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措施越来越周全,如果大家的合法权益真的被侵害,为自己讨回公道的成功率大大提升,也越来越便捷。这也倒逼商家要进一步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守护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对自己的产品有自信,不怕接受检验的商家多了,那些手段卑鄙的敲诈勒索自然就没了生存的土壤,整个行业的生态也能得到进一步净化和优化,消费者点外卖就能更加放心舒心。

(来源:极目新闻)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