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时节,走进两路村,随处可见的文明倡导和移风易俗宣传壁画,给乡村营造了良好乡风文明氛围,干净整洁的乡村环境与文明乡风交相呼应,呈现出一幅和谐秀美乡村画卷。
近年来,两路村以移风易俗为重点,创新宣传形式、强化典型引领等方式,以文化人、成风化俗,让文明新风“吹”进千家万户。
建章立制强约束。将婚丧喜庆事宜作为《村规民约》的重点内容,明确红白喜事标准、规模、申报流程,严守“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余不办”准则,遵循倡导丧事办酒不超过3天,礼金不超过50元,酒席不超过15桌的“三五一十五”标准。在今年以来,有效地遏制以及减少了酒席宴请场次,减轻了办酒村民的经济负担,真正实现了婚嫁习俗有标准,整治彩礼有依据,切实纠正了婚丧嫁娶等传统风俗过程中的攀比与铺张浪费的情况。
宣传引导树新风。大力宣传乡风文明相关内容,村干部深入群众家中面对面宣传移风易俗知识,引导群众带头推动移风易俗,摒弃陋风陋习,从自己做起,争做文明新风的积极倡导者和自觉实践者。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的作用,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弘扬婚俗礼仪新风尚,倡树文明殡葬新风气。线上,通过微信群、朋友圈等转发相关内容、链接400余条,将文明乡风深入人心,为移风易俗的开展营造良好氛围;线下,发放倡议书,宣传手册3000余份,有效引导了群众将乡风文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时利用村响、文化墙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倡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余不办等文明之风,让文明新风融入群众生产生活各方面。
典型选树强引领。该镇开展“星级文明户”“美丽庭院”“身边好人”“红黑榜”等创评活动,广泛宣传倡导文明新风的重要意义,褒扬村中的凡人善举、好人好事,引导群众树立正确价值观,推进乡风文明深入人心,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新风尚。依托村民大会,群众会、坝坝会等形式,广泛开展学习时代楷模、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宣讲活动,在潜移默化中改陈规、除陋习,不断激发广大群众树立文明新风的积极性,增强村民获得感和幸福感。(彭德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