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林左旗地处内蒙古赤峰市北部,该地区位于中纬度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十年九旱、连年春旱”。因此,当地农户们近年来采取了全膜覆盖和半膜覆盖种植方式。然而随着覆膜面积的不断扩大,白色污染和其他诸多问题也不断显现。为实现农业绿色高效发展,巴林左旗积极推广旱地覆膜膜侧播种技术,助力广大农户增产增收。
2022年,巴林左旗在实施“旱地谷子优质高效增粮示范行动”项目时开展了全膜覆盖、半膜覆盖、膜侧播种三种播种方式的对比试验。据观察,膜侧播种地块谷子长势好、叶色浓绿且亩产高,该技术得到了试验示范地块的普遍认可和好评。
据介绍,膜侧播种栽培技术是利用专业机械一次性完成土壤整形、施肥、铺膜、播种、镇压等田间作业,采用70厘米地膜进行地膜覆盖,通过铺膜形成略带拱形膜面宽度达到55到60厘米的大垄,起到集纳雨水到苗带的作用,种子播种到地膜两侧,地膜两侧播种带行距70厘米,未覆膜地区两行播种带行距40厘米,最终形成70:40的大小垄种植模式,由于此种播种方式大行距为覆膜区,膜面较宽,能充分利用天然降水,一般有8到10毫米降水就能保证出苗,小行距未覆膜,有利于消纳雨水作用,一旦出现强降雨不易引发山洪,同时由于种子未播种在膜面上,作物收货后在回收地膜时无根茬阻挡,有利于地膜回收。
2023年,巴林左旗农牧局利用2022年基层推广体系建设与改革补助项目资金购置13台2MBFC-1/2型膜侧精量联合播种机,在受到多年未有的极端干旱条件下,开展了玉米、大豆、笤帚苗种植试验,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试验结果。其中,笤帚苗播种试验种植面积5亩,种植后未采取任何补水措施,在受到严重干旱条件下,与周边其他旱地未有收成比较仍有较好收入。
与此同时,巴林左旗在隆昌镇古北口村推广移动水车旱地膜下滴灌补墒技术,通过将滴灌带铺在膜下1-3 cm,利用大型水罐车运水,汽油泵加压从而实现精准灌溉。水罐车和汽油泵组成了“移动滴灌井”,有效解决了旱地缺水无法灌溉问题。每亩产量能达到650公斤以上,实现旱涝保收、稳产高产。(高洋 李春民 马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