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低保政策是国家针对农村生活困难的家庭的一项福利政策,其目的在于为农村低收入家庭给予一定的补助,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农村低保不是所有农民都能享受的,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才能申请。针对近年来,农村低保管理不规范,低保金被恶意领取的情况,国家也对农村低保政策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对于申请的条件也有了新的规定。
农村低保领取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必须是农村户口,而且居住在农村。低保家庭的核定主要是跟家庭的年收入水平有关,根据各个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一致,每个农村的低保家庭收入标准也不一样,而且根据实际情况,每年低保收入线都会不断调整。在一些地方,存在着“骗保”、“人情保”等现象,使得低保资金没有真正用到需要的贫困家庭身上,所以国家也要求对低保金的申请和发放都要严格执行公开透明的制度,接受广大农民的监督。
符合申请低保的家庭,每年可以领取3300元的低保补助金,还能额外领取一项一次性补贴,补贴的金额各地会有差异,一般都在1万元左右。这对于低保家庭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补贴金,能够大大改善目前的生活。当然这项一次性补贴也是需要符合一定条件才能申请的:
1、家庭有子女读书,收入不足以维持孩子的基本读书费用的;
2、因突发性灾害导致的家庭经济困难,仅靠低保金依然生活困难的农村家庭;
3、因特大疾病造成的家庭经济困难,经帮扶补助后仍然生活困难的农村家庭;
农村低保政策意在为困难农民解决基本的生活困难,低保家庭的核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些农村家庭可能之前生活比较困难,近几年条件改善之后就应该被退出低保家庭的范畴,将低保名额让给实际需要帮助的农民。村干部及村民都要及时监督低保金额的领取情况,使得农村的低保制度真正落实到位,帮助农村贫困家庭解决生活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