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quot;/  quot;  lt;met  作者,    时期  叶县  APP  重点 

这里的农业园区发展底气足

   日期:2024-01-18 06:29:27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6    评论:0    

原标题:这里的农业园区发展底气足

本报记者 何 聪 姚雪青

在位于江苏省宜兴市杨巷镇黄家村的江南米道江苏科技有限公司,一字排开的机器开足马力,现场仅有2名工人进行操作与管护。在这里,一颗颗稻谷经过砻谷机脱壳、碾磨机打磨等15道自动化工序,成为一粒粒晶莹剔透的大米。

“作为大米相关产品的全产业链公司,我们一头连着5万亩种植基地、年产6000多吨大米,一头面向日益升级的大健康产业。”江南米道总经理陈媛介绍,产销两旺背后,是城乡融合带来的资源互通。

选种育种是第一步。2017年,江南米道与江苏省农科院达成产学研合作,从上千个淀粉含量不同的种子中,筛选出一款具备低升糖指数的粳米品种。经过4年试种改良和淀粉测试,2021年,稻米品种的性状达到稳定,取名为“健康1号”。

大米产品,怎样才能健康又好吃?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接棒”,对稻米进行成分检测和营养分析,测算出了“适度加工”的比例。

“基于与江南大学联合制定的加工标准,我们调整了工艺流程和加工精度。”陈媛介绍,“2023年,公司获评无锡市级农业龙头企业,还成功孵化出种植、销售等5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陈媛坦言,这种发展离不开宜兴搭建的“城乡融合的农业园区联动体系”的引导支持,企业变“单打独斗”为“协同发展”,对接大城市科研成果等资源时更有底气。

“依托‘村级特色园+镇级产业园+市级科技园’的城乡农业园区联动体系,引育规模型、科创型、体验型农业项目,发挥杨巷大米产业化联合体作用,做强乡村产业,巩固提升三产融合发展成果。”杨巷镇副镇长丁敏峰介绍,近年来,该镇布局创建多能级农业园区,通过提升基础设施配套、对接高质量项目、申报区域公共品牌等,让32家企业受益,2023年全镇农业产值超36.1亿元。

通过城乡融合的现代农业发展布局,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源源不断奔向乡村,优质农产品及丰富的农旅体验,则向城市流动。

“来看看这款玫瑰鲜花饼……”在以玫瑰花为特色产业的徐舍镇美栖村,主播吴梦琴的直播间1小时内涌进了9000名观众。这里不仅是乡村连接城市的一扇窗口,也是乡村后备人才培育基地。在这里,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5名学生正在实习。

美栖村党总支书记宗华东介绍,依托无锡市级“美栖花田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美栖村从云南引进专业食用玫瑰种植团队,通过村企联建的模式,研发出多系列玫瑰产品,并举办了“丰收节”“玫瑰文化艺术节”等农文旅活动,形成玫瑰种植、产品加工、观光休闲、直播带货等融合发展模式,年产值超千万元。

随着鲜花产业向价值链高端不断攀升,人才与资金被吸引而来。2023年,通过园区招聘,3名城市白领和返乡大学生转型“新农人”,投身导游讲解、商务运营、种植管养等岗位。

“加快构建多级农业园区联动体系,有序推动土地、资本、技术、劳动力等要素双向流动、合理配置,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宜兴市委书记封晓春介绍,目前,宜兴已创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省级农业产业园2个,省特色田园乡村23个,培育无锡市级及以上农业龙头企业77家,在建百亿级旅游项目2个,城乡产业融合内生动力不断增强,乡村产业发展更具特色、更为多元。

《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18日 13 版)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