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谚语里的老家河南

   日期:2024-01-18 10:03:24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4    评论:0    

原标题:谚语里的老家河南

谚语里的老家河南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延辉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陈浩

2024年1月18日《河南日报》03版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一岁之末为“腊”,腊八是春节的序幕。

1月18日(农历腊月初八),是中国传统节日——腊八节。

时序至腊,又逢腊八。嵩山脚下,千年古刹少林寺氤氲着浓浓粥香。

腊八施粥是嵩山少林寺的传统。1月17日下午5时许,少林药局门口布置起施粥点;少林寺斋堂后厨忙活起来,蒸煮食材,为腊八施粥活动做精心准备。

“一周前就开始准备食材了,有的食材需要提前浸泡一整天。”少林寺斋堂管理人员李兵一边把浸泡好的食材一一摆在案板上,一边向记者介绍,“这个腊八节,我们备了2000碗腊八粥的食材。”

腊八节的起源可追溯至古代的“腊祭”,在秦汉时期逐渐成为一个在年终祭祀祖先、祈求丰收吉祥的节日,即“腊日”。佛教传入中国后,“腊日”的时间逐渐固定到农历腊月初八。在这一天,煮腊八粥是影响最大、流传至今的习俗。

“少林寺的腊八粥跟其他地方的粥可大不一样!”李兵笑着说。

有啥不一样呢?站在一旁的少林药局负责人释延无师父娓娓道来:少林寺的腊八粥又叫“少林五行腊八粥”,是少林药局师父们参照禅医古例,以黄豆、红豆、黑豆、绿豆、芸豆5种颜色的“五行豆”为主料,配以糯米、紫米、薏米、桂圆等20余种食材为辅料以及少林药局秘方药汁,熬制3个多小时而成,具有养胃暖身、驱寒健脾的功效。

“我们广施的不仅是一碗粥,更是送祝福、送健康,弘扬民族传统文化。”释延无说。

雪后的少林寺,别有一番景致。杭州人周丽琴3天前来到少林寺,做施粥活动的义工,“年味从一碗腊八粥开始,很高兴能参与少林寺的腊八施粥,祈福新的一年健康喜乐。”

看到少林药局门前悬挂的施粥条幅,自驾游河南的吉林人邹娟华一家三口决定第二天喝了少林寺的腊八粥再离开登封。“我们要喝的不仅是一碗粥,更是一种寓意和寄托,盼望新的一年万事‘粥’全、吉祥如意。”邹娟华说。

一碗腊八粥的背后,蕴含着多重情感与文化内涵。

少林寺斋堂后厨热气腾腾,三口直径1米的大锅同时熬制,粥香四溢。腊八节当天,少林寺下院、海外少林文化中心也会举办腊八施粥活动。

1月17日晚,位于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城东路与航海路附近的百姓家爱心粥屋里也是一片忙碌。

一口深1米多、直径1米的大钢锅里,十几种杂粮干果在慢火中炖成黏稠的粥,热气升腾。

“我们设置了11个熬粥点,要马不停蹄熬制2万碗粥,赶在腊八早上送给环卫工、社区老人、保安等,让更多人喝上热乎的腊八粥。”百姓家爱心粥屋负责人王瑞瑞说,“过了腊八就是年,喝腊八粥喜迎新春,愿更多人幸福安康、平安吉祥。”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