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作业  京秦高速  窗帘 

都是14亿人口,为什么中国满世界买粮食,印度却在大量出口粮食?

   日期:2024-01-18 11:29:45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3    评论:0    

原标题:都是14亿人口,为什么中国满世界买粮食,印度却在大量出口粮食?

原创 | 百科密码

同样是14亿人口大国,为啥印度大量出口粮食,我国却全世界进口?

难道印度农业生产突破了什么我国都还没掌握的技术,能使粮食产量大大增加?

这种可能性也不是很小,而是基本没有。实际上还是得从中印两国的农业环境和产业构成说起。

印度的农业环境

不得不说,单从农作物生长的自然条件而言,印度绝对是个好地方。

印度地处南亚区域,整个国家有近一半的地形都是平原,其余的山地、高原的海拔也不超过1000米。

与此同时,印度的气候条件也很优秀,绝大部分区域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温度都在22摄氏度以上,旱季雨季明显。每年6月份到9月份的雨季,降水集中且量大。

再加上得天独厚的肥沃土壤,印度简直是各种农作物的天堂,一年四季都可以进行耕种。作物一年三熟对于印度来讲不过是小意思,不像我国只有极少数地区可以做到。

反观我国,虽然幅员辽阔,有着各种各样的自然景观,可地势地貌太过复杂。受到各种因素限制,真正适合耕种的土地并没有多少,仅占国土面积的13%左右。

根据统计,印度的总耕地面积约为159万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一,我国的总耕地面积约143万平方公里,印度的人均耕地面积更是将近我国人均耕地面积的两倍。

耕地面积比我国大,作物生长条件比我国好,按理来说印度的粮食产量肯定是超过我国的,可事实却恰恰相反。

2022年,印度的粮食总产量为3.24亿吨,还不到我国的二分之一。

那么问题来了,印度的粮食产量远低于我国,而印度的人口数量甚至还超过了我国,为什么印度的粮食在大量出口,我国却在一直进口粮食呢?

为什么印度在出口粮食?

这样怪异的情况属实令人费解。难不成是我国人民吃得太多,印度人民吃得少?可根据GHI全球饥饿指数统计,印度人民可不是吃得少,而是有很多人根本吃不饱。

印度的饥饿指数是29.1,属于重度饥饿水平。按照印度的人口计算,每天都大约有近2亿人处在食不果腹的状态。

自己国家的人都吃不饱,粮食还要往外出口,这岂不是太过矛盾?

造成这样不平衡的现象的原因归根结底其实是印度的社会问题。印度的确耕地多,可这耕地并非是印度人民手里的耕地,而是基本上都属于印度少部分的地主阶级。

印度的大部分底层人民不过是地主眼中的“机器”,每天做着劳累的工作,不停地耕种才能勉强维持温饱。

既然明摆着被剥削,还连饭都吃不饱,为什么不去选择别的工作呢?

这其实可以绕回到一开始的一个问题,为什么印度耕地面积比我国大,粮食产量却比我国少。

答案很简单,工业不发达,土地利用率低。绝大部分耕作都要靠着印度底层人民的双手来完成,可印度底层人民又吃不饱饭,耕种效率不高,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而工业、制造业等行业的不发达又导致了就业岗位稀少,底层人民根本没有那么多的选择。

在印度贫困、偏远的地区教育资源更是十分匮乏,想想就能知道,每天都在为今天能不能吃饱饭的人又哪有心思学习读书呢?

这一环扣一环的恶性循环,让越来越多的印度底层人民难以跳出这个怪圈,只能日复一日地沦为地主剥削的“工具”,甚至连做“工具”都能算得上是一份“好工作”了。

反观印度的地主阶级,他们自然是不关心底层人民的死活的,只要自己能收上来粮食、赚得到钱就万事大吉。

掌握在地主手中的粮食当然不可能分给“打工人”,只能被政府收购,再大量出口赚取外汇,进口军事武器等先进技术。

同时,由于印度得天独厚的耕种环境,很多粮食的质量都很好,相比于有些拿不出手的工业、制造业,自然是不愁销路。

所以印度的大量出口粮食,实际上是以底层人民饿肚子为条件,而不是他们的粮食真的多到吃不完。

为什么我国大量进口粮食?

与印度相比,我国的粮食产量那么高,满足我国人民的需求难道不够吗?为什么还要大量进口粮食呢?

进口粮食,并不是像平常我们去超市买米买面那么简单。粮食主要分为四种用途,第一种是口粮,也就是我们吃的粮食;第二种是工业用粮,可以简单理解为用于工业生产的粮食,像酒精、医药等;

第三种是饲料用粮,也就是用来喂养牲畜的粮食;最后一种是种子用粮,专门用来种植的。

我国的进口粮食主要结构并非口粮,而是饲料用粮和工业用粮。

粮食进口和我国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随着我国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更加富足,那么自然对于吃的要求也跟着提高。吃饱,已经不再是我们的首要需求,对于营养和种类的丰富才是我们所追求的

除此之外,人口数量的增多也意味着我国对于粮食的需求量增大

而为了满足这些需求,肉蛋奶等食品是必不可少的,我国进口粮食比例最多的大豆和玉米绝大部分就是作为饲料用料来喂养牲畜,保证肉蛋奶的产量。

工业用粮方面也是同样的道理,酒精、溶剂、医药等被广泛应用在工业生产中,是一个国家工业现代化发展必不可少的。我国恰恰正处在这一阶段,大量进口工业用粮也是必然的。

也许有人会问,可是明明看新闻报道年年丰收,难道还满足不了这些用粮需求吗?一定要进口吗?

这其实和我国的本身的粮食结构有关。受限于地形气候等因素,我国的粮食结构相对单一,主要以种植水稻、小麦和玉米为主。

为什么这么做?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假设遇到了饥荒,是吃肉重要还是吃主食米面重要,这显然不是一个需要过多思考的问题。

谷物类主食的自给自足,口粮的粮食安全,是一个国家的底线所在。只有把它握在自己手里我们才能安心。

在保证这一前提的条件下,进口工业用粮和饲料用粮也就是目前唯一的选择了。

至于印度为什么好像没有饲料用粮和工业用粮需求,从印度底层人民目前的生活状态就可见一斑了。

当温饱尚且不能满足时,谁会去想着天天吃肉呢?同时印度的工业发展也相对比较落后,这也是他们不需要进口粮食的原因。

结语

总而言之,印度出口粮食,我国进口粮食,反而恰恰说明了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在日益提高。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因口粮安全得以保证就掉以轻心,饲料用粮和工业用粮的安全问题仍然存在。只有保证粮食安全,减少对进口粮食的依赖,我国才能发展的更快更稳。

参考资料
粮食连年丰收,进口为何还在不断增长?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