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quot;/  quot;  lt;met  作者,    时期  叶县  APP  重点 

制定好“一村一策”让农村闲置资源变增收“活水”

   日期:2024-01-19 07:08:45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2    评论:0    

原标题:制定好“一村一策”让农村闲置资源变增收“活水”

1月16日至18日,2024年惠州两会召开。市人大代表和市政协委员围绕民生热点话题,积极建言献策。

1月16日至18日,2024年惠州两会召开。来自全市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上的市人大代表和市政协委员,围绕高质量发展、制造业当家、实施“百千万工程”、推进绿美惠州生态建设、教育医疗等民生热点话题,为惠州奋力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积极建言献策。三天来,本报也采访了数十位代表委员,听听他们今年带来哪些建议。

高质量发展

2024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 占地区生产总产值比达3.5%

惠州应依托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协同创新服务体系及自身成熟的2+1产业链的电子信息的产业集群,以信息化、数字化、AI、新能源等技术应用为抓手,共享湾区的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企业等资源,集聚并融合,共享信息、人才、技术、资金等创新要素,搭便车,夯实惠州科技创新的基础。

——市人大代表、惠州科技产业孵化协会创始会长黄文辉

在大湾区科技协同创新的趋势下,惠州应如何抓住机遇,实现高质量发展?1月17日下午,在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惠城区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市人大代表、惠州科技产业孵化协会创始会长黄文辉建议,惠州应建设以新兴企业的产业孵化集群的科技金融服务生态体系,推动资本投入由以政府补贴为主过渡到以市场为主的社会化,形成以社会资本并存的多元化市场形态,大力培育各类风险投资基金和创投基金,丰富和完善科技金融市场,为惠州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惠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对2024年设定了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产值比由2023年达成的3.45%调升至3.5%,万人发明专利量由2023年达成的23.07件提升至23.8件的预期目标,这是体现城市新型工业化核心竞争力的质量指标。

报告中也提到要加强与大湾区城市的制度规则“软衔接”、产业协同“大联动”,主动学习广州、深圳等城市在科创培育的成熟先进做法。市人大代表、广东万盛兴智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瑞励建议在政策上鼓励、资金上支持科技转化型平台的建设,可以通过政府指导、市场化经营科技转化型平台,联通解决科创种子在种子期、初创期的缺投资、难融资问题,让科创成果衔接产业链主的产业资源,让科创种子能在惠州的优势产业上萌芽并成型,使科技创新助力产业发展。

“百千万工程”

盘活农村闲置资源 试点组建县、镇两级强村公司

系统梳理,摸清家底,科学规划闲置资源,编制详细可行的产业发展规划,根据各村土地资源禀赋,制定好“一村一策”工作方案,确保落地实施。  ——市政协委员邬宝华

作为广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惠州如何掀起“百千万工程”的建设热潮?市人大代表张玉臣认为,对惠州而言也是优势塑造、结构调整、动力增强和价值实现的重大工程。

“百千万工程”要落地,必须强化土地要素保障,切实做好镇村基层规划,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解决农村土地分散化、碎片化和利用效益不高的问题。张玉臣说,惠州已经建立了“3+7”产业园区,但是农产品加工是短板,针对全市农产品加工项目还没有专门的园区,惠城区在原现代农业示范区基础上规划建设乡村振兴产业园,主要填补农产品加工短板。

2023年,惠州市行政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总体较低,经营性资产较少且收益较低,农村闲置资源占了大多数。唤醒“沉睡”资源,让农村闲置资源变增收“活水”,是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为此,市政协委员邬宝华建议系统梳理,摸清家底,科学规划闲置资源,编制详细可行的产业发展规划,根据各村土地资源禀赋,制定好“一村一策”工作方案,确保落地实施。试点组建县、镇两级强村公司,或由基础较好的市场主体特别是国有企业、供销社牵头,统筹盘活集体资源,实施一批集体经济项目。试点推进村级集体经济“三变”改革(即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民),探索实施“三变改革+产业合伙”的发展模式,激活农村“沉睡”资源;鼓励支持村村联合,建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联合体,开展“强村带弱村”行动计划。

民生实事

升级新建3所高中 确保每年高一新生新增超2000人

建议,根据惠城区现有市直高中的分布特点及惠城区教育整体实际,采取升级两所、新建1所分步走的策略,利用三年时间,确保城区高一新生每年入学人数增加接近2100人。

——市政协委员、惠州一中党委委员、惠州一中田家炳校区校长杜养生

近年来,随着惠州市经济的发展,全市人口净流入量持续增加,高中阶段学位紧缺,群众对公办高中学位需求急剧增长,增加公办高中学位供给迫在眉睫。而高中公办学位紧缺尤以惠城区最为突出,已成当前老百姓最关心的民生问题之一。

对此,惠州市政协委员、惠州一中党委委员、惠州一中田家炳校区校长杜养生建议,根据惠城区现有市直高中的分布特点及惠城区教育整体实际,采取升级两所、新建1所分步走的策略,利用三年时间,确保城区高一新生每年入学人数增加接近2100人。

在医疗方面,惠州市120急救指挥中心成立于2011年,全市共112个急救站点,144辆120救护车,其中,市120急救指挥中心负责20个急救站点、25辆120救护车的指挥调度。惠州市院前急救指挥调度网络在急危重症院前急救、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存在全市统一的指挥调度信息化平台尚未建立、市级急救指挥中心运行保障机制尚不健全、县级急救指挥中心自主性不强等问题。

为此,市政协委员李雪松建议在市120急救指挥中心建立院前医疗急救指挥调度信息化平台,实现急救呼叫统一受理、车辆人员统一调度,提高调度效率,打通院前医疗急救指挥调度信息化平台与本级区域健康信息平台、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信息系统的壁垒,实现数据共享,不断提升院前医疗急救指挥调度平台的智能化、科学化及同质化水平。

今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把安全发展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任何时候都不能大意,务必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这让惠州市人大代表、惠城区桥西街道南湖社区党委书记张东玲深有感触。要从根本上解决这类型的安全隐患问题,张东玲建议加强限额以下房屋装饰装修安全管理。省住建厅有明文规定,工程投资额在100万元以上或建筑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房屋装饰装修工程要依法到住建部门办理施工许可手续,但是限额以下的房屋装饰装修工程是不需要办理施工许可证的。为此建议由主管部门统筹开展无物业管理的小区、无小区管理的自建房、沿街商铺等房屋的摸排核查工作,建立档案信息数据库,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有据可查,资源共享,努力实现信息数字化管理。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