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怀化1月19日消息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主心骨”。近年来,湖南省怀化市辰溪县深入践行“四下基层”,开展“走转想促”活动,在发展农业产业中以生态农业为基础,进一步聚焦高标准农田建设、生态油茶、绿色油菜、中药材、养殖业及果蔬业,打造出集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使农民增产、增收,有效助推乡村振兴。
“最近腊肉生产还顺利吗?对外销售有什么困难问题吗?”眼下,正是腊制品销售的黄金时期,辰溪县罗子山瑶族乡的党员干部来到刘家垅村艺恒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开展走访调研,跟负责人陈昌盛深入了解腊肉加工厂目前的生产销售情况。
“我从2016年开始做腊肉产业,几年来遇到过车间建设规划、市场遇到低谷销售难啊这些问题,多亏了政府部门和乡镇积极帮我解决问题,现在我对腊肉产业充满了信心,希望自己能够带着周边的村民一起创业,增加收入。”陈昌盛说。
腊制品(央广网发 孙茂琼 供图)
据了解,目前该公司一年可产腊制品500万斤,每年给村集体分2万多。下一步,乡镇将继续调研探索,推动发展农业产业深加工产业,进一步增强企业发展活力,拓展群众增收渠道。
如同腊肉产业发展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一样,修溪镇罗汉果产业也成为当地的“致富果”。走进修溪镇的罗汉果加工厂,罗汉果独有的清香弥漫在空气中。村民们正忙着将采摘回来的罗汉果按大小分拣、搬运,呈现出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村民们分拣、搬运罗汉果(央广网发 孙茂琼 供图)
近年以来,修溪镇党委、政府扎实推进“调查研究下基层、解决问题在一线”行动,立足独特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罗汉果产业,将“四下基层”生动实践,绘就一幅“产业强,百姓富”的美好蓝图。
罗汉果是一种名贵的药材,具有清热润肺,利咽开音,滑肠通便的功效。修溪镇党委、政府通过与华诚生物有限公司签约合作,在全镇推广“公司+农户+基地”的发展模式,并率先在八家塘、来坪、坳门等村率先发展1000亩罗汉果,亩产值达8000元以上,精耕细作的亩产值达1.6万元以上。截至目前,全镇实现了罗汉果种植全覆盖,面积呈翻倍增长趋势。小小的罗汉果已然成为促进修溪镇乡村振兴的大产业。
一年来,辰溪县将“四下基层”实践活动与推进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紧密结合,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致富这一主线,不断调优产业结构,同时深挖土地潜能,坚持在资产盘活、产业谋划等方面持续发力,全面推行“田长制”,整治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问题221个,牢牢守住43.12万亩耕地红线,恢复耕地3500亩,建成高标准农田3.22万亩,完成粮食播种面积48.98万亩、油菜种植面积30万亩,入列全国油菜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全面优化产业布局,新增油茶、茶叶、中药材等种植面积3.2万亩,蛋鸡存笼50万羽,生猪存栏22.2万头、出栏31.1万头;启动“辰溪脐橙”国家地理标志申报工作,新增“两品一标”农产品认证3个,新培育省市示范农民合作社11家、省市龙头企业4家,建成省市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3个,荣获“中国稻花鱼之乡”称号,正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稳步迈进。
辰溪县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辰溪将进一步扎实做好调研“文章”,结合自身区域资源优势,探索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新模式,继续讲好“地标”故事,强化农业与研学、旅游等现代服务业跨界融合,构建“农业+”发展格局,打开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格局。(记者张志诚 实习生贺雨婷 通讯员孙茂琼 黄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