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药厂  小品 

网红辛巴直播带货称孩子吃预制菜更健康 被网友骂上热搜

   日期:2024-01-22 17:09:32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5    评论:0    

原标题:网红辛巴直播带货称孩子吃预制菜更健康 被网友骂上热搜

资料图

近日,网红辛巴在直播中大赞预制菜,称孩子吃预制菜更健康,最应该给孩子吃预制菜,此番言论引起网友热议,一度被网友骂上热搜。

此次预制菜再次陷入舆论困境,根本原因是行业乱象不断,是行业“国标”的缺失。最新消息显示,预制菜“国标”报送稿近日已经出炉,最快半年之内便会有结果。其中最大的亮点是禁止添加防腐剂,同时必须冷链运输。

1

辛巴带货预制菜:预制菜是最应该给孩子吃

近日,辛巴在带货一款预制菜时说,“这就是预制菜,预制菜可吃,而且对人更好。预制菜是最应该给孩子(吃的)……一个好的预制菜是可以更健康更卫生。预制菜是全世界已知的可以做到最健康的一种方式,预制菜可以让品质更持久,更均衡。它可以提高老百姓的生活品质,锁住营养……”

1月20日,辛巴此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前十,阅读量过亿。大部分网友对这番言论持批评态度。

有家长留言称,可以让主播和员工足额吃。也有网友批评称,为了带货赚钱不择手段。

1月21日,辛巴在直播间回应预制菜言论,称自己是被断章取义,说的是让大家去吃好东西,不是让去吃垃圾坏东西。他并表示,老干妈、奶粉都是预制菜,这些都是有工匠精神的国民品牌。预制菜只是执行标准的问题,为什么要把我推出来。

2

教育部曾明确表态:不宜推广预制菜进校园

所谓预制菜,根据目前业界的定义,是指以农、畜、禽、水产品为原料,配以各种辅料,经预加工(如分切、搅拌、腌制、成型、调味)等完成的菜品。用现代化标准通过中央厨房集中生产,随后采用急速冷冻技术或真空技术保存,以及时保障菜品的新鲜度和口味。

预制菜 资料图

预制菜产业一头连着田间地头,一头连着消费者餐桌,既可带动农民“接二连三”增收致富,也可满足消费者对美食的多元需求,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提“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

但是,预制菜是正在发展过程的消费品,由于预制菜至今尚无国标,行业鱼龙混杂,存在安全隐患是不可回避的事实。

此外,预制菜的口味难以和现做菜媲美,消费者知情权保障不到位,也是当前消费者的痛点。

根据江苏省消保委发布的2023年全省消费投诉和消费维权舆情分析,全省消保委系统去年收到有关预制菜消费的投诉达150件,关于预制菜消费投诉的舆情信息高达52645条。

事实上,对于孩子能否吃预制菜,2023年9月,教育部对“预制菜”进校园明确表态:经研究,鉴于当前预制菜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体系、认证体系、追溯体系等有效监管机制,对“预制菜进校园”应持十分审慎态度,不宜推广进校园。

有分析认为,辛巴的上述行为,有唱反调的嫌疑。此前,辛巴因糖水燕窝事件被认定为虚假宣传行为,最后旗下企业被处以90万元罚款,辛巴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

3

代表委员:建议不让预制菜进入中小学校食堂

近日,全国各地两会陆续召开,预制菜也成为代表委员的话题。

北京政协委员乔祥利今年带来了一份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的提案。他建议科学制定针对预制菜进校园的食品安全标准,全面规范校园餐饮,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安全、健康的饮食环境。

湖南省人大代表、耒阳市市场监管局局长周蕾提出,“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出台政策措施,不让预制菜进入中小学校食堂,以免给学生身体带来危害。”

济南市政协委员王新亮再次提交关于预制菜立法的提案,他说:“只有让预制菜在法治、健康、安全的轨道上有序发展,才能真正地惠及群众。”

北京市政协委员高警兵建议,餐厅和零售商在销售点明确标识预制菜产品,以便消费者一目了然地区分预制菜和现制菜。除了基本的原料来源和加工流程,还应包括产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存储条件、营养成分以及任何添加剂或防腐剂的使用情况。此外,通过在包装上附加二维码,消费者可以扫描获取更详尽的产品信息,包括供应链详情、生产企业资质以及相关的食品安全检验报告。

4

预制菜“国标”报送稿出炉,最快半年有结果!

近些年来,随着“宅经济”与冷链物流的发展,即烹即食、省时省力的预制菜走入了公众视野。

尽管大众对预制菜褒贬不一,但不可否认的是,预制菜产品已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中,预制菜产业的发展也颇为迅速。

根据《中国烹饪协会五年(2021—2025)工作规划》,国内预制菜渗透率已达10%至15%,预计2030年将增至15%至20%,市场规模可达1.2万亿元。

来自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数据显示,目前,预制菜行业下游最大的需求来自餐饮企业,占比达80%。小吃快餐店、连锁店、主打外卖的餐饮店、乡厨、团餐食堂等是预制菜应用的主要场景。其中,一些头部连锁餐饮企业中预制菜使用比例较高,部分餐厅八成以上的菜品是预制菜。

企查查数据显示,我国现有6.19万家预制菜相关企业,截至2023年12月6日,我国预制菜相关企业新增注册量4026家,同比增长114.83%。

2023年,由于行业缺乏国家统一标准、产品良莠不齐以及“预制菜进校园”等舆论的影响,预制菜产业在蓬勃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一场“信任危机”。

“消费者排斥的不是预制菜,而是劣质的预制菜。”有专家认为,预制菜行业的进一步规范还需国家标准的出台。标准需要对预制菜企业从原料采购到生产、包装、贮藏、检验、销售等环节实现全过程、全链条监管,从源头上规范预制菜行业食品安全,加大对预制菜生产企业日常监管和食品抽样送检工作力度,才能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并规范行业整体健康发展。

“国标”的缺失,被认为是目前预制菜陷入舆论困境和行业乱象的根本原因。

据媒体报道,近日,预制菜国标报送稿已经出炉,最快的话半年内便会有结果。其中最大的亮点是禁止添加防腐剂,同时必须冷链运输。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此举将大幅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有助于行业健康发展,同时也是对去年“预制菜进校园”舆情的积极反馈。

本文综合冷暖视频、蓝鲸财经、东方网、中国商报、中国新闻周刊等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