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撤离!又一美芯巨头关停700亿工厂、辞退全员,中企一招反制
又一美芯巨头撤离产线,就此淡出中国市场!
全球排名第3,仅次于台积电与三星电子的美芯巨头格芯,被曝正式关闭在我国成都建成投产的晶圆代工厂,该工厂曾耗资700亿人民币建造,消息称,目前所有员工已裁撤完毕。
近来,外企巨头将产业链迁出我国的消息频出,苹果、戴尔“去中国化”的讨论热度高居不下,这主要是因为在我国的产业链中,晶圆、电子品类的代工生产,占据重要位置。
故这一变化引发了不少人担忧,“尖端制造业打击惨重”、“数十万岗位随之流失”……我们真的束手无策了吗?
01、2000亿市值巨头“出走”,斥巨资工厂变烂尾
7年前,格芯宣布转战12纳米及以上芯片制造,彼时该美芯巨头垂涎我国全球最大半导体市场及低廉的代工成本,遂萌生在我国建厂的想法,并最终将地点敲定在成都。
按照原计划,格芯将于2年内先后投产两条12寸晶圆生产线,也正因此,我方才同意其仅提供90万美金的设备支持,其余近700亿投资大都由中企承担。
如若合作顺利,我国在取得技术的基础上,也消费了大量劳动力,而格芯也能大幅降低制造成本,可谓“双赢”。
可尖端制造业的竞争向来瞬息万变,随着我国技术突飞猛进,晶圆半导体、新能源车,以至于生物领域,能助力“解开衰老之谜”的“时光尺”,都取得了重大突破。
向来任人宰割的“肥肉”,竟不经意间在高端产业链中弯道超车,甚至分去市场份额?发达国家自然不会放任此类情形的发生。
后续也众所周知,美方联合其伙伴,对我国科技企业展开无差别围堵,华为、中兴、长江存储等被其加入限制名单,几年间步履维艰。以美光为首的美制芯大厂,也多次诬陷中企“窃取技术机密”,试图浑水摸鱼,扰乱我国步伐。
格芯自然紧随步调,大量代工订单就此没了音讯。最终,斥资700亿的大项目被曝整体撤离,数千名员工也因此失去饭碗。
号称建成后将成为国内乃至全球最大晶圆代工厂之一,就此“竹篮打水一场空”?
02、扯下“美国芯”遮羞布,中企一招反制
近年来美企一边将产业链撤出我国,一边将 “阉割”版芯片推向国内,其如意算盘,可谓打得响亮。
但其万万没有想到,我国科技产业蛰伏多年,已经拥有对其进行取代的能力。
华为历经3年沉寂,携最新麒麟9000S赢得翻身仗,还带动欧菲光、歌尔声学等被踢出“果链”工厂,重新复苏投产,如今,沿着制芯产业链,集成电路设计、光刻机,乃至光刻胶等关键材料的生产,我们都迎来重大突破。
日前有消息称,国内制芯龙头华虹半导体,正陆续接盘格芯成都代工厂,而华虹作为国内数一数二的晶圆生产商,早已具备数条8+12英寸晶圆产线,随着资金与专业人才队伍的加入,国产芯片大规模替代进口已成为大势所趋。
而这背后,正是我国尖端技术崛起带来的底气,即便起步较晚,我们从未放弃对技术独立性的探索。不仅是在芯片领域,在夺取生物制造领域皇冠明珠中,“时光尺”类能对衰老进行系统检测技术,也顺利实现国产替代。
查阅近年来衰老生物学领域最新科研进展,《Cell》杂志曾连续发文,对老化的12大标志物进行论述,指出从包括端粒(号称生命时钟)损耗、营养感应失调等标志入手,便能预测机体的老化程度,并进行后续干预。
无奈与芯片限制如出一辙,“时光尺”类衰老综合检测技术长期被欧美发达国家独占,俨然将国内对自身老去情况了解甚少的群体,当成了摇钱树。
为打破“洋技术”在寿命科技产业链上的垄断,国内复旦、清北等科研团队,相继投入该领域,不仅从2000多项衰老相关指标中,筛选出国人最适合的200个,并将之细化为细胞、器官、免疫、炎性、表观5个维度;检测手段还引入3D面部生理时钟、60000+端粒数据库,最终得出的生理年龄数值,能精确到碱基对(遗传物质最小单位)水平。
国产突破下,时光尺官网预订量上涨400%,7成消费者来自江浙一带,高净值属性特征明显。“以前相信洋技术,花百万去国外做检测,生理年龄结果比自己实际大5岁10个月不说,手段还很单一。”来自上海的曾先生表示。
直到他在官网先后两次预约后,“有专业团队对几十页报告进行解读,还有齐全的应对方案。”最终,曾先生一年内,以端粒长度反馈的生理年龄,倒拨了6.5岁,“精力、状态都好了,还给在国外的朋友预约了一套。”
随着尖端技术不断以自身实力突破外来围堵,确立在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即便对手再有什么花招,我们也有足够的底气应对。
03、全球科技产业较量,已经进入后半场
“格芯淡出中国市场,不仅仅关乎产业链的迁移,更代表一场科技巨头争夺全球市场的激烈较量。”
或许是意识到我国尖端技术的飞速发展,发达国家才立刻警觉,不断将产业链撤离,找出各种理由遏制我们的进步。
随着人工智能浪潮降临,全球科技的竞争更是进入了后半场,对高端AI芯片的夺取,更成了各国竞争的关键。
借助此次机会,加速自主科技创新,我们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位置必将牢不可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