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quot;/  quot;  lt;met  作者,    时期  叶县  APP  重点 

「乡村振兴」温铁军:以分布式和大食物体系保障农业的基本安全

   日期:2024-01-24 01:40:27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3    评论:0    

原标题:「乡村振兴」温铁军:以分布式和大食物体系保障农业的基本安全

温铁军:以分布式和大食物体系保障农业的基本安全

乡村振兴

在融入全球化的过程中,为了适应“大进大出”的经济发展方式,形成了产业集群叠加城市带的经济格局,客观上产业资本和大量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通过路桥隧道链接成半小时经济圈、一小时经济圈,为产业集群提供了必要的服务。集约化产生的收益当然比一般的分散布局收益要高,这也是外国资本大量进入的一个重要条件。但是,一旦战争发生,直接威胁的主要是人口相对集中的大城市,能源、供水、通信等基本建设以及集中供给将首当其冲地受到直接打击,且不说产业的存续,城市维持基本生活都将是严重问题。

在近期的俄乌冲突中,乌克兰作为战场国家,其关键民用设施受到了摧毁性的破坏。可见,人口越是高度密集的城市,越会出现严重的灾难性后果。这几年的疫情同样也是一个检验。大城市,特别是超大型城市,需要巨大的财政和人力物力才能勉强维持。疫情结束之后,增加了很多地方的财政亏负担。在和平年代,一场疫情就足以挑战城市的生存,更遑论一旦战争发生会产生什么后果。我们过去认为是优势的发展方式,在遭遇到战争威胁的情况下,恐怕要及时做出调整。国家提出坚持底线思维后,开始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战略,并不是要抛弃国际大循环,而是要做好它不发挥作用,甚至起反面作用的准备。在未来发展中,我们至少可以以国债投资为导向,把以往过度集中的大规模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转向相对集中的分布式的发展模式。

什么叫做分布式?我们举个例子,在过去一个阶段,我们以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在祖国的大江大河上建设了大库大坝,追求更高的产业收益。但是,当战争威胁的时候,应当对已经形成的大规模集约化的发展方式做出一些调整,至少应该投向以村为单位的小库小坝。为了实现大规模机械化,填平坑塘库坝,利用地表径流是重要的水利建设方向。但如何确保自然径流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高效利用与保护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以大寨为例,就是以村庄为单位,围绕着虎头山的山系和水系做村内水利工程的建设和农田基本建设。我在60年代插队的时候,也是以村为单位在一定的山区范围内考察水的流向,合理的安排坑塘库坝的分布。后来我们在总结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问题时指出,如果乡村社会的小型水利设施都改造成大型渠系,变成一个水库、一个渠系,以干支斗毛覆盖多少多少万亩的水系,一旦水系的某个节点出现问题,整个水系都将不可利用,会造成大面积的干旱。与其这样,不如保留以村为单位的坑塘库坝。

我们提这个分布式发展方式包含农业领域的众多层面。比如大规模的集中养殖,需要大量的集中饲料供给。我们的饲料来源仍然受制于国际市场,一旦中国受到制裁,无法使用西方现有的金融结算体系,进出口很可能被中断,大规模的养殖场将会直接受到冲击,养殖的动物因饲料短缺死亡将难以避免。与其以大规模集中养殖保障肉食供给的安全,不如提前做分布式的安排,尤其是进行饲料本地化的安排。在现有大规模养殖场尚可维持的情况下,后续投资应投向分布式的养殖。分布式的养殖可以和生态化建设相结合,在一个沟域具有一定坡降比的条件下,形成相对有高度的养殖点,使排泄物、液体经过发酵处理,就近分配到农田或者果园,形成立体循环种养结合,用这种分布式、可循环的农业模式保障基本的粮食安全。

目前,我们主要依靠13个粮食主产省向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进行粮食供给。国家领导人明确强调,我们需要的是大食物安全体系。大食物安全体系指的是多元化、多区域的广泛布局,而不是只在少数几个地方形成粮食产能。过去发生粮荒的时候,我们曾经有过饥饿的记忆。那时候是靠广泛发动群众,使得各种不同的粮食作物都得到发展,并且依靠北方南方、东部西部千差万别的本地粮食生产保障食物的供给。从历史经验来看,我们需要依靠后续投资和引入的有利于分布式布局的新技术,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让群众发挥创业创新能力,让不同地区能够自主地推进分布式的多元化的粮食立体循环的安全保障方式。

最后,我们的建议可以归结到一点,就是要把生态化的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标准,贯彻到发展大食物安全体系的分布式的多元多业态的安全布局上。通过提高安全能力,坚持底线思维,以此来防范未来不确定条件下出现灾难性后果。

【温铁军:长安街读书会主讲人、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

注:授权发布,本文已择优收录至“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北京日报、《中国乡村振兴》杂志、新华网、央视频、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视界、北京时间、澎湃政务、凤凰新闻客户端“长安街读书会”专栏同步),转载须统一注明“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出处和作者。

责编:刘星月;初审:程子茜、陈佳妮;复审:李雨凡

更多精彩请点击

「长安街好书」长安街读书会年度推荐干部学习书单(经典篇、热门篇)

「党建阅读」长安街读书会“2022年度优秀合作单位”

「好书推荐」长安街读书会首部为党献策理论读物《学思平治——名家谈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出版发行

「期刊推荐」长安街读书会第20240103期干部学习核心期刊目录

「新书推荐」长安街读书会第20240106期干部学习新书书单

长安街直播

长安街读书会是在中央老同志的鼓励支持下发起成立,旨在继承总理遗志,践行全民阅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学习、养才、报国。现有千余位成员主要来自长安街附近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中青年干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员、全国党代表、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等喜文好书之士以及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国家高端智库负责人,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主讲专家和中央各主要出版机构的资深出版人学者等。新时代坚持用读书讲政治,积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自2015年长安街读书会微信公众号发布至今,始终坚持“传承红色基因,用读书讲政治”的宗旨,关注粉丝涵盖了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特区。累计阅读量达到了近亿次,其中通过朋友圈转发量千余万次,参与互动人数近千万人,平台产品质量高,针对性强,受关注度较好。并在中央相关宣传网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相继同步入驻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北京日报、新华网、央视频、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北京时间、澎湃政务等新闻客户端,形成了系列的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累计影响全国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大中院校等受众数亿人次。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现正面向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各省市县(区)等所在的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单位部门联合开展相关党建阅读学习活动。近日,经相关部门批准,已正式同意全国人大常委会机关、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中央组织部、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国家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证监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共青团中央等定点帮扶地的有关单位加入“长安街读书会”党建阅读合作机制,并联合承办“长安街读书会”系列读书学习活动。

关注公众号,回复:【申请入会】【百科】【党建阅读】【智库】【好书推荐】【干部培训】【免费赠书】【直播】【新书报送】查看更多。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