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知乎周瑞/星球数据派
来源:各省市统计机构
近日,全国各省市陆续揭晓了2023年经济增长数据,引发了广泛关注。截至1月25日,全国已有29个省市区公布了全年经济运行情况,其中共有15个省份的增速跑赢了全国。这一数据显示出中国经济的活力和潜力,也进一步彰显了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
从已公开的信息来看,2023年各省份的经济格局出现了较大程度的改变。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传统前五大经济省份中的河南省被四川省赶超,降至第六位,而四川在多年之后重回前五。作为中部六省的老大,河南省的经济规模在2022年实现了6万亿元的突破,但2023年却未能保持这一势头。相比之下,四川省的经济增速则表现出了强劲的势头,超越了河南省,重新成为中国第五大经济省份,并夺回中西部经济第一大省地位。
这一变化不仅凸显了各省之间的经济竞争,也反映出我国经济发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事实上,各省的经济增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政策环境、自然资源、产业结构、人力资源等等。因此,各省份的经济表现参差不齐。
2023年河南魔幻性跌破6万亿,四川重回全国前五
在全国经济复苏之年,河南省的GDP魔幻性地跌破6万亿,而四川省的GDP则超越了6万亿,这意味着河南省在全国的排名从第五位下降到了第六位,而四川省则上升到了第五位。这一变化其实并非突然,而是经过了多年的累积和演变。
事实上,河南省被四川省超越的迹象早已经显现。一直以来,河南省的工资水平相对较低,缺乏良好的职业发展机会,这导致大量的人才流失,许多优秀的河南人才选择到其他省份发展。此外,富士康的离开也对河南省的经济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作为河南省的重要企业之一,富士康的离开无疑加速了河南省经济的下滑趋势。
根据2020年七普数据,河南省人口净流出高达1482万人,高居全国净流出人口省份之首。这意味着河南省面临着严重的人才流失问题,这对于一个省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无疑是不利的。相比之下,四川省虽然也有一定的人才流失,但并没有像河南省那样严重。四川省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自身的创新和发展,这使得该省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重新回到全国前五强。
至于四川为何叫重回前五,且看当年的老数据。
1978年各省市GDP排名
- 上海 272.81
- 江苏 249.24
- 四川 244.83 (虽然包含了重庆的数据)
- 辽宁 229.20
- 山东 225.45
- 广东 184.73
- 河北 183.06
- 黑龙江 174.78
- 河南 162.92
- 湖北 151.00
- 湖南 146.99
- 浙江 123.72
- 安徽 113.96
- 北京 108.84
- 山西 87.99
- 江西 87.00
- 天津 82.65
- 吉林 81.98
- 陕西 81.07
- 广西 75.85
- 云南 69.05
- 福建 66.37
- 甘肃 64.73
- 内蒙古 58.04
- 贵州 46.62
- 新疆 39.07
- 海南 16.40
- 青海 15.54
- 宁夏 13.00
- 西藏 6.65
对于河南省而言,要想扭转经济下滑的趋势,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河南省被四川省超越的事实说明经济发展需要持续的努力和创新。只有通过不断加强人才培养、引进外资、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等措施,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长期繁荣。
多省GDP迈上新台阶,西部各省潜力凸显
翻看2023年各省经济“成绩单”可以发现,不少地方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广东、江苏和山东依然牢牢占据中国各省经济总量前三甲,均超过9万亿元。特别是作为经济第一大省的广东,成为全国首个年度GDP突破13万亿元的省份,经济总量连续35年居全国首位。
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领军省份,广东的经济发展一直备受关注。在过去的一年中,广东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尤其是在工业生产和投资领域表现突出。广东的制造业基础雄厚,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和强大的创新能力,这使得广东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具有很大的优势。与此同时,广东也在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为未来的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除了广东、山东和浙江三个经济大省外,其他省份的经济发展也呈现出蓬勃的态势。例如,湖南实现年度GDP首次突破5万亿元,辽宁顺利迈入“3万亿GDP俱乐部”,10年来首次超过全国增速。这些省份的经济发展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支持、市场需求的变化和自身努力的创新。
此外,西部地区也在迅速崛起。西藏作为经济增速领跑全国的省份,其GDP增速高达9.5%,宁夏和甘肃的经济增速也超过了6%,其中宁夏更宣布各项经济指标为历年最好。在西南地区,四川和重庆分别宣布GDP首破6万亿元和3万亿元,成渝双圈整体登上新台阶。云南GDP也首次突破3万亿元,青海的经济增速达到了5.3%,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
这些省份的经济发展不仅有助于推动中国经济的整体增长,也为全国其他省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各省份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区域合作和协调发展。同时也需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民生改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变化和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中国各省份的经济发展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在这个过程中,各省份需要不断创新发展思路和模式,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积极参与全球经济竞争与合作。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